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梁工

实际精度13位, 真12位ADC过采样到16位分辨率,完整方案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以坛为家I
  • 打卡总天数:306
  • 最近打卡:2025-04-30 20:31:49

0

主题

46

回帖

101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012
发表于 2024-8-6 15: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 打卡总天数:2
  • 最近打卡:2025-04-28 10:22:17

0

主题

14

回帖

11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18
发表于 2024-8-9 15: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梁*** 发表于 2023-7-17 11:42
可以。
PT100或PT1000有2线、3线、4线的。
2线的最便宜,但由于受引线的影响,精度不高,跟普通的NTC测温电 ...

梁工,您好!

想跟您请教一个问题:
我用的是STC32G12K128,如图所示,我按照您第一个电路搭建,电路经过300Ω限流电阻和一个104滤波电容,进入到P1.0管脚(即ADC0),管脚配置为高阻输入。
但我很困惑的一点是,A点电压是108mv,B点电压是112mv,多出来4mv,这对于PT100采集就蛮大的。
您是否遇到类似的情况,或者您是否清楚类似原因。
若方便,还请百忙之中能够指点一二,谢谢!
2024-08-09_153647.png

点评

从原理上说,不可能出现你说的情况,运放输入高阻无电流,则RW2没有电流,B点电压一定比A点电压低。出现你说的情况,则可能是电路错误,或者是运放性能太差。 对于PT100,在-50度~500度之间,每度变化0.4~0.34欧姆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8-9 2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III
  • 打卡总天数:50
  • 最近打卡:2025-04-30 22:59:03

73

主题

5882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2073
发表于 2024-8-9 22: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及时*** 发表于 2024-8-9 15:55
梁工,您好!

想跟您请教一个问题:

从原理上说,不可能出现你说的情况,运放输入高阻无电流,则RW2没有电流,B点电压一定比A点电压低。出现你说的情况,则可能是电路错误,或者是运放性能太差。
对于PT100,在-50度~500度之间,每度变化0.4~0.34欧姆之间,1mA电流则每度变化电压0.4~0.34mV,为了得到0.1度的误差,你的运放的输入失调电压至少要在34uV以下,要使用低输入失调电压的精密运放。你用的什么型号运放?贴出其手册参数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 打卡总天数:2
  • 最近打卡:2025-04-28 10:22:17

0

主题

14

回帖

11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18
发表于 2024-8-12 08: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梁*** 发表于 2024-8-9 22:13
从原理上说,不可能出现你说的情况,运放输入高阻无电流,则RW2没有电流,B点电压一定比A点电压低。出现 ...

梁工,您好!

运放我使用的COS8552SR,运放参数请见截图和附件。


我也认同您的观点,理论上A点电压应该比B点高才对,但这个现象确实很奇怪。
如果是运放问题的话,但我测量A点和B点电却又都很稳定。
在此基础上,我又做了如下尝试。
1、我曾尝试过断开限流电阻测量(即AB之间300欧的电阻),A点电压与此前基本一致,B点电压基本上是VCC,因为是高阻状态电压不定,我不确定B点这个电压是否是正确的。
2、我又尝试了其他ADC通道,断开后芯片一侧ADCpin脚也都是VCC左右的电压。

我不知道会否是pin脚的高电压导致B点电压高于A点?或者是我程序内配置错误?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
还请您拨冗指点一二!谢谢!

程序配置

程序配置

运放参数截图

运放参数截图



COS8552SR.pdf

1.51 MB, 下载次数: 94

运放datasheet

点评

我是不是看错了A、B,我看成了是传感器输出的引线的A、B,你好像说的是ADC输入处的A、B,电路中最好不要好重复的标记,否则容易看错。 如果是运放输出串联的300R电阻有4mV的压降,则很大可能是你的ADC输入口没有设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8-12 0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III
  • 打卡总天数:50
  • 最近打卡:2025-04-30 22:59:03

73

主题

5882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2073
发表于 2024-8-12 09: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及时*** 发表于 2024-8-12 08:51
梁工,您好!

运放我使用的COS8552SR,运放参数请见截图和附件。

我是不是看错了A、B,我看成了是传感器输出的引线的A、B,你好像说的是ADC输入处的A、B,电路中最好不要好重复的标记,否则容易看错。
如果是运放输出串联的300R电阻有4mV的压降,则很大可能是你的ADC输入口没有设置为高阻导致,如果是准双向口,则倍外部拉低后维持极弱上拉大约16uA,300R电阻压降就是4mV左右。ADC输入设置为高阻,电流小于0.1uA,压降不超过30u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 打卡总天数:2
  • 最近打卡:2025-04-28 10:22:17

0

主题

14

回帖

11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18
发表于 2024-8-12 09: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梁*** 发表于 2024-8-12 09:22
我是不是看错了A、B,我看成了是传感器输出的引线的A、B,你好像说的是ADC输入处的A、B,电路中最好不要 ...

梁工您说的对,确实是我这边标注的有歧义!以后会注意!

您刚才说的也提醒了我一个问题,我改后试了一下,确实正常了。
就着这个问题,还是想和您请教下:
如图一所示,我在主程序初始化中加入了对P1的配置,问题就解决了。
如图二所示,之前我是在ADC初始化中配置的P1,但看结果是未生效,我是在中断中读取的ADC。
我想和您请教的问题是,之前这么操作,对P1端口的配置为什么没生效呢?
2024-08-12_094546.png 2024-08-12_094757.png

点评

任何时候配置都会生效,我都是在ADC初始化里配置为高阻。 但要注意,配置IO模式时,一定要用与、或操作,用赋值的话,别的位会被覆盖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8-12 13: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0

主题

7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2024-8-12 13: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过采样      方波  怎么和   采样样时间同步   有32G   程序
?????

点评

能否说明白点?我压根就看不懂你这句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8-12 1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III
  • 打卡总天数:50
  • 最近打卡:2025-04-30 22:59:03

73

主题

5882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2073
发表于 2024-8-12 13: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及时*** 发表于 2024-8-12 09:56
梁工您说的对,确实是我这边标注的有歧义!以后会注意!

您刚才说的也提醒了我一个问题,我改后试了一下 ...

任何时候配置都会生效,我都是在ADC初始化里配置为高阻。
但要注意,配置IO模式时,一定要用与、或操作,用赋值的话,别的位会被覆盖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III
  • 打卡总天数:50
  • 最近打卡:2025-04-30 22:59:03

73

主题

5882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2073
发表于 2024-8-12 13: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B3*** 发表于 2024-8-12 13:14
过采样      方波  怎么和   采样样时间同步   有32G   程序
?????

能否说明白点?我压根就看不懂你这句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0

主题

7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2024-8-12 14: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梁*** 发表于 2024-8-12 13:30
能否说明白点?我压根就看不懂你这句话。

就是    用方波   产生斜波             我采样要不要和这个斜波     同步     

点评

这跟你采样后要做什么处理有关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8-12 17: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深圳国芯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2108929号-2 )

GMT+8, 2025-5-2 02:36 , Processed in 0.316157 second(s), 1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