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8051U--数码管--打卡7
静态数码管
共阳极接法:所有LED阳极并联接到电源正极,低电平点亮。
共阴极接法:所有LED阴极并联接到电源负极,高电平点亮。
AS表示单色
BS表示双色
LED灯区分正负极:金属片面积小的是正极,面积大的是负极;引脚长的是正极,引脚短的是负极。
74HC245驱动芯片,74HC245是方向可控的八路缓冲器,主要用于实现数据总线的双向异步通信。为了保护脆弱的主控芯片,通常在主控芯片的并行接口与外部受控设备的并行接口间添加缓冲器。当主控芯片与受控设备之间需要实现双向异步通信时,自然就得选用双向的八路缓冲器了,74HC245就是面向这种需求的。常见于同并口液晶屏、并口打印机、并口传感器或通讯模块等设备的接口上。
74HC595驱动芯片
74HC595脚位图及说明

管脚说明:
14脚:DS(SER),串行数据输入引脚
13脚:OE,输出使能控制脚,它是低电才使能输出,所以接GND
12脚:RCK(STCP),存储寄存器时钟输入引脚。上升沿时,数据从移位寄存器转存到存储寄存器。
11脚:SCK(SHCP),移位寄存器时钟引脚,上升沿时,移位寄存器中的bit 数据整体后移,并接受新的bit(从SER输入)。
10脚:MR,低电平时,清空移位寄存器中已有的bit数据,一般不用,接 高电平即可。
9 脚 :串行数据出口引脚。当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多于8bit时,会把已有的bit“挤出去”,就是从这里出去的。用于595的级联。
Q0~Q7:并行输出引脚
使用参数:
VCC:2V~6V,5V最好
IQn:± 35mA
注意事项:
第一个从SER送入的bit将会从Q7出去。
74HC595功能为串行输入,并行输出。
74HC595里面有2个8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存储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
串行输入:进入的位数据依次下移,第一个输入的位,是并行输出的最后一个位。(移位寄存器就像8位竖形糖罐,首先进去的最后出)。
74HC595的14脚:DS,又叫SER 英文全称是:Serial data input ,顾名思义,就是串行数据输入口。
74HC595的数据来源只有这一个口,一次只能输入一个位,连续输入8次,就可以积攒为一个字节了。
74HC595的11脚,(shift register clock input) 移位寄存器时钟引脚。上升沿有效。
上升沿:电平从低到高的那个过程。
存储寄存器
存储寄存器直接和8个输出引脚相通,将移位寄存器的数据转移到存储寄存器后,Q0 Q1 Q2 Q3 Q4 Q5 Q6 Q7 就可以接收到我们开始输入的一个字节的数据。所谓存储寄存器,就是数据可以存在这个寄存器中,并不会随着一次输出就消失,只要74HC595不断电,也没有新的数据从移位寄存器中过来,数据就一直不变且有效。新的数据过来后,存储寄存器中的数据就会被覆盖更新。
74HC595的12脚: (storage register clock input ) 存储寄存器时钟
数据从位移寄存器转移到存储寄存器,也是需要时钟脉冲驱动的,这就是12脚的作用。它也是上升沿有效。
移位寄存器的8个位填满后,再往移位寄存器中塞一个,移位寄存器的最后一个位数据会被挤出去,从9脚输出。如果我们把第一个595的9脚连接到第二个的串行数据输入脚SER,那么,就形成了595的级联。这样,如果我们用2个595组合成了一个新的超级595,这个超级595的移位寄存器和存储寄存器的容量都翻倍了,1口控制16口。
- Q0 Q1 Q2 Q3 Q4 Q5 Q6 Q7 分别接 8个LED正极
- 14脚SER 接 单片机P3.4
- 11脚SCK 接 单片机P3.6
- 12脚RCK接 单片机P3.5
- 13脚OE接GND
- 10脚MR接VCC
- 9脚Q7S接下一个74HC595的14脚SER
第一个74HC595控制每个数码管的电平,第二个74HC595控制LED的每个段。
段码控制一个LED的显示数字,位码控制哪个数码管亮。
动态数码管
第一个数码管的a段与第二个数码管的a段连接起来,依次连接,留出每位的数码管的公共端。
第一位数码管输出对应的位码,输出该位数码管的段码,延时消影处理,依次循环,实现动态数码管。
人眼的视觉不容易分辨出50HZ以上的动态刷新,人眼存在视觉暂留效应,只要每位显示间隔足够短,就可以给人同时显示的感觉。
每个数码管显示周期太短会有重影,周期过长会有闪烁现象。
仿真
调用库函数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