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以坛为家II
- 打卡总天数:513
- 最近打卡:2025-05-01 04:31:49
荣誉版主
- 积分
- 986
|
今年初,想着测试STC32G的潜力极限,就开始尝试
用STC32G替代DSP芯片做伺服驱动器,
即便不成功,就当作技术储备了。
经过2个多月时间的努力,对核心代码在以下3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优化算法,完善代码。
2、榨干KEILC251的编译潜力,生成最优的汇编代码。
3、嵌入汇编,充分利用STC32独有的单周期指令,
结果很好,支持2500线光电编码器(软件4倍频到10000线)。
STC32G8K64@RMB1.8, 运行于42MHz,
核心代码在平均1us时间可以完成:
1、多圈计数。
2、单圈位置计数。
3、扇区切换计算。
4、电子齿轮比计算。
5、编码器故障检测。
6、软件4倍频并判向。
目前信心大增,准备硬件电路并打板。采纳网友意见,
采用荣湃的隔离芯片π120M31,替代6N137高速光耦。
不足之处:
1、还是MCU的主频太低,驱动控制策略只能采用简化算法,
例如:只能采用准正弦波驱动算法。又大大提高了编程难度。
2、拟采用内部RC的42MHz,会造成速度模式时受温漂影响大。
主要考虑外部42MHz晶振采购有难度,又担心高频晶振启动困难,
提前发贴的目的,是向坛友展示STC32的强大。
还有就是希望STC尽快推出高主频的STC32芯片,
扩大其使用范围。
|
1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
+1
楼主威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