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以坛为家I
- 打卡总天数:312
- 最近打卡:2025-03-11 13:20:13
荣誉版主
- 积分
- 5395
|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 也不是所有的应用都需要高大全的单片机, 当年 8051 单片机的推出, 就这么一点基本功能和程序内存,
却一下子火遍全球, 模仿号称引脚一对一, 功能一对一的生产厂家 N 家, 其中还有不少很知名的专业大厂 .
-------------------------------------
设想有这么一款 STC32 单片机, 功能模块仅保持最基本的, 什么 USB, CAN, LIN, I2S, MDU, FPMU 等功能全去掉, 片内 XDATA 也去掉, 仅保留适量的 EDATA区域, 并且
在工艺上, 用 XRAM(普速, 成本低), 代替进原 ERAM(高速, 成本高), 主频速度也无需太高, 20-24MHz 左右, 以适应匹配 普速的 EDATA .
由于内核简化很多, 从制造成本上讲, 应该比现在的 STC32G8K64 要低, 由于使用 251核心内核, 性能要比 51内核的好 .
主要特点:
1. 堆栈指针 16位, 远比 现在的 51(8位堆栈指针) 强悍, 跑个 OS 系统很轻松 .
2. 16位 硬件乘除法, 那怕主频速度再低, 运算速度也胜 高主频的 51 .
3. 寻址方式灵活, 多个 间接寻址 + 偏移量寻址, 高效而迅速, 远比现有的 51 强悍, 51 只能依靠单一的 DPTR 寻址, 效率低下 .
4. 全部 ERAM 都支持 位操作, 多个累加器, 丰富的指令, 等等 ......., 编译器的高效, 这些都是 51 不具备的.
5. 最重要的, 由于 全部使用 EDATA 区域, 编译后代码长度短, 与 51 大模式下的 编译后代码, 相差无几 .
6. 如同样使用 OS系统, 生成的代码可能比 51的还短小 (相同的 C代码, 全部以 性能可靠的 reentrant 属性编译)
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