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以坛为家I
- 打卡总天数:398
- 最近打卡:2025-05-06 08:25:03
已绑定手机
金牌会员
- 积分
- 1191
|
视频教学《USB型 1T 805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STC8H8K64U》,山东大学陈桂友教授 https://www.stcaimc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84 (出处: 国芯论坛-STC全球32位8051爱好者互助交流社区)
以下内容已经在陈老师帖子下面一集一集的回复了,在这里开个帖子一起总结一下
##第一集 大学微机原理学的就是8086的,也没有相关实验,改成8051的话确实会更有实践意义
##第二集 点灯用的DELAY函数是空跑的,希望以后学到中断利用中断节省CPU的运行资源
##第三集 使用USB在线仿真对于调试和DEBUG来说特别方便
##第四集 很详细介绍了 单片机内部的工作原理,单片机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各个单元之间的协作
##第五集 STC8H8K64U 不同于传统8051单片机,上机后IO口(除P3.0 P3.1)默认为高阻模式(传统8051为准双向IO口),所以在使用相应IO口时应注意进行配置
##第六集 精神满满的一天从跟着陈老师学习开始,在大学汇编语言学的头疼,陈老师讲的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七集 汇编指令能够与之前讲的单片机内部结构结合起来,理解起来更容易了(但自己还是感觉C语言更简洁,就跳过八九十集汇编的讲解了)
##第十一集 陈老师讲述的头文件中的宏定义确实能够让代码更简洁易懂,增加了可移植性,也节省了查阅手册的时间
##第十二集 陈老师讲解的很仔细,也给我们强调了编程规范,带领我们从看手册到具体应用STC继承的内部EEPROM。
##第十三集 STC8H8K64U比传统8051单片机多了三个定时器中断,且中断最高支持1T24位自动重载,可实现1秒的精确中断间隔
##第十四集 陈老师讲述了通过C语言和汇编指令使用外部中断控制LED灯,后续我们可以自己完善一下软件消抖
##第十五集 STC8H8K64U的五个定时器不仅全都支持16位自动重载,定时器2、3、4还支持分频(也就是24位自动重载),在STC-ISP工具上试了一下,T2可以产生18秒的定时中断!
##第十六集 陈老师同C和汇编程序演示了使用定时器中断的方法,也讨论了在进行比较长时间定时的分频问题(可以采用定时器之间的级联)
##第十七集 陈老师从硬件原理上讲述了串口通信,因为之前都是通过软件模拟串口的,所以通过这次硬件原理的讲解希望我也能掌握后来硬件UART通信的驱动
##第十八集 陈桂友老师讲了串口通信相关寄存器在工作时的原理,以及波特率的计算,希望结合下次的软件实现视频能够进一步理解
##第十九集:学完这集后,发现自己对于前两节的串口硬件相关还是比较模糊,所以又复习了前两节内容后做个总结:
1、STC8H8K64U有四个串口,其中串口一为保持兼容有四个工作模式(工作模式通过SCON中的 SMO SM1来配置(此时要将PCON寄存器中的SMOD0位置零,使SCON中的b7位为SMO位)),其他串口都有两个UART的串口模式(单机通信模式和 多级通信模式)(分别通过S2CON\S3CON\S4CON中的b7位S2SM0\S3SM0\S4SM0位来配置模式)
2、每个串口都有对应的寄存器(SCON\S2CON\S3CON\S4CON)都有“允许/禁止串口接收位”来选择串口是否允许接收数据(我们支持全双工通信,所以一般都将此位置1);都有TB8和RB8(或S2TB8和S2RB8\S3TB8和S3RB8\S4TB8和S4RB8),这两
位都是与多级通信有关,用来选择发送和接收时的第九位数据的选择;都有TI和RI(或S2TI和S2RI\S3TI和S3RI\S4TI和S4RI),这两位为发送完成标志位和接收完成标志位,所以一般用来当作串口中断的标志位。
3、每个串口都可选择T2为波特率发生器节省定时器资源(每个串口都可二选一,都可以选择T2),计算公式为时钟频率/4/(65536-重载值)
视频教学《USB型 1T 805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STC8H8K64U》,山东大学陈桂友教授 https://www.stcaimc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84 (出处: 国芯论坛-STC全球32位8051爱好者互助交流社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