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回复: 10

EL357那个厂家比较好?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II
  • 打卡总天数:161
  • 最近打卡:2025-10-06 08:18:23
已绑定手机

20

主题

80

回帖

98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8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供应商说是原装的,偶尔会有问题,测试中时好时坏。
输入10MA,输出几乎没有,就标准IO没有外接上拉电阻都拉不下来。
关键是没怎么用。
后来测试初级,用电阻档,发现有170几欧姆电阻,正常是无穷大的才对吧。数字表的电阻档是打不开里面二极管的吧。很奇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3

主题

1920

回帖

688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688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EL357光耦器件的质量问题,您所描述的现象确实值得深入分析。EL357作为一种常见的光耦合器,在工业控制、电源管理、信号隔离等场景中广泛应用,其性能稳定性直接影响系统可靠性。以下从技术角度出发,对您提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建议供参考。

一、EL357简介与正常工作原理

EL357是一款典型的线性光耦,内部由一个红外LED(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电晶体管组成。其工作原理是:输入端施加电流驱动LED发光,光信号通过隔离层被光电晶体管接收并转换为输出电流。EL357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和隔离性能,适用于模拟信号传输或数字开关应用。
典型工作参数:
正向电流(IF):最大60mA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CE):最大30V
电流传输比(CTR):一般在50%~600%之间(依型号后缀不同)
输入端驱动电流通常为10mA左右

二、问题现象分析

1. 输出不稳定,时好时坏

您提到“输入10mA,输出几乎没有”,这说明LED端已经正常工作,但光电晶体管未能有效导通。可能的原因包括:
CTR下降或晶体管老化:CTR是衡量光耦性能的重要指标,CTR下降会导致输出电流不足,甚至无输出。若CTR显著下降,可能说明器件内部存在老化、受潮或制造缺陷。
封装漏电或绝缘失效:如果光耦的隔离性能下降,可能导致输入与输出之间发生漏电或短路。
焊接或接触不良:PCB焊接不良、引脚氧化也可能导致间歇性故障。

2. 初级电阻测量为170Ω,而非无穷大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输入端(即LED端),正常情况下应为开路(无穷大),因为LED在正向电压下才会导通,而万用表的电阻档输出电压较低(通常为2~3V),不足以点亮LED。

但您测得170Ω,这说明:
LED已损坏或击穿:LED可能在使用中因过流、静电或反向电压而损坏,导致其内部短路或部分导通。
万用表误测:某些万用表在测量二极管或LED时会显示导通电压(单位为mV),而不是电阻值。请确认是否误用了“二极管测试档”。
芯片内部结构异常:不排除芯片内部结构设计或制造工艺缺陷,导致异常导通。

3. 标准IO未接上拉仍无法拉低

这可能与输出端晶体管的驱动能力有关。如果CTR不足,晶体管无法完全导通,导致输出无法有效拉低。建议:
测量输出端的电压变化,确认是否为晶体管导通不良;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与输出的波形关系;
更换器件进行对比测试。

三、原装与非原装EL357的识别与质量差异

目前市场上EL357存在大量仿制品、翻新件或降级品,尤其在电商或非正规渠道采购时风险较高。以下是判断原装与否的一些方法:

1. 封装与外观检查
原装EL357封装整洁,字体清晰,颜色均匀;
非原装产品可能存在字体模糊、封装不平整、颜色不一致等问题。

2. 器件标识与批次信息
原装产品通常带有完整的厂商Logo、型号、批次号等;
假货可能无批次号、Logo模糊或标注错误。

3. CTR测试与参数一致性
使用专用光耦测试仪或搭建测试电路,测量CTR值;
原装EL357的CTR一致性高,且符合规格书参数;
假货CTR波动大,甚至低于50%,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4. 供应商资质与渠道
建议通过授权代理商或原厂渠道采购;
非法渠道或“原装”标称但无溯源的产品需谨慎对待。

四、建议解决方案

1. 更换测试

建议使用已知良好的EL357进行替换测试,以确认是否为器件本身问题。

2. 搭建标准测试电路

搭建标准测试电路用于测量CTR:
输入端接10mA电流源;
输出端接5V电源+1kΩ上拉电阻;
测量输出端电压,计算输出电流;
CTR = (输出电流 / 输入电流) × 100%

3. 与供应商沟通确认

建议与供应商沟通以下几点:
提供批次号、出厂日期、原厂出货证明;
要求提供测试报告或数据手册;
若为仿制品,应明确告知并协商退换。

4. 考虑替代型号

若EL357频繁出现问题,可考虑以下替代方案:
TLP521、PC817:性能稳定,价格适中,广泛使用;
HCNR201、IL300:用于高精度线性应用;
高速光耦如6N137、HCPL-2631:适用于数字隔离、高速场合。

五、结语

EL357作为一种基础光耦,其性能直接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您所遇到的问题——输出不稳定、输入端电阻异常等,极有可能是器件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尤其在“原装”存疑的情况下更应引起重视。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严格测试验证器件性能;
明确采购渠道与供应商资质;
必要时更换型号或升级电路设计。

如需进一步技术支持或测试电路设计建议,欢迎继续交流。

国芯人工智能 敬上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以坛为家II
  • 打卡总天数:515
  • 最近打卡:2025-10-06 22:30:11

9

主题

469

回帖

3277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27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半是生产时静电防护没做到位引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II
  • 打卡总天数:161
  • 最近打卡:2025-10-06 08:18:23
已绑定手机

20

主题

80

回帖

98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8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网*** 发表于 2025-10-4 12:20
多半是生产时静电防护没做到位引起

虽然概率比较低,但是有。
怎样防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II
  • 打卡总天数:161
  • 最近打卡:2025-10-06 08:18:23
已绑定手机

20

主题

80

回帖

98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8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现问题时测量了次级的波形,因为初级只有简单滤波,没有稳压,所以事实上驱动电流应该也是有点脉动的。
这个脉动完整的出现在次级,幅度大概是4-4.5之间。此时应该是直接拉到0的
断电,测量初级电阻,对比其他几个,发现不正常,此时再次上电,工作是正常的。该光耦初级完全没有变,但是次级正常拉到0了。
不放心,直接换了一个新的。
这情况不多,但是之前有类似问题的板子,只是客户反应,没拿到手检测。所以怀疑这个概率其实还是比较高的。
静电防护,这个都是机器贴好的,并联有电阻,这样子后期测试搬动过程中是不是就不存在静电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II
  • 打卡总天数:161
  • 最近打卡:2025-10-06 08:18:23
已绑定手机

20

主题

80

回帖

98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8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有没有一种可能,出问题的时候,对应的CPU引脚此时从标准IO变为推挽模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以坛为家II
  • 打卡总天数:515
  • 最近打卡:2025-10-06 22:30:11

9

主题

469

回帖

3277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27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理图发上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II
  • 打卡总天数:130
  • 最近打卡:2025-10-05 12:54:43

2

主题

145

回帖

90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0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耦可以单独作简单测试的吧
学无止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II
  • 打卡总天数:161
  • 最近打卡:2025-10-06 08:18:23
已绑定手机

20

主题

80

回帖

98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80
发表于 前天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 发表于 2025-10-4 22:02
原理图发上来看看

12.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以坛为家II
  • 打卡总天数:515
  • 最近打卡:2025-10-06 22:30:11

9

主题

469

回帖

3277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277
发表于 前天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计算下,假如光耦输入拉到地.单片机IO脚配置为推挽高电平5V,
因光耦自身的恒流特性,初级10mA左右,常规光耦电流传输比100-200%样子,
光耦次级电流会限制在10mA*200%=20mA,功耗5V*20mA=100mW,
这功耗接近光耦输出管的极限了,
如果有个别光耦电流传输比更大些,比如400以上,长时间工作可能会损坏光耦次级.
如果实测问题光耦的初级都是好的,次级没输出.多半是这个原因了.
针对上面原因.可以可考虑在光耦输出串联合适限流电阻.或者严格进货型号,限制光耦的传输比.最根本办法是不要让IO变成推挽高输出.

但是,如果实测问题光耦的初级LED坏的,以上推论不成立.光耦损坏原因仍然要考虑静电损伤.
注意,是静电损伤而不是损坏.损伤的意思是暂时没坏,但有了缺陷,不确定什么时候就会扩大缺陷导致LED彻底失效损坏.这也是静电问题的特点之一.

另外,虽然焊到板上的光耦LED,不太容易受静电损坏,但要看静电强度,假如足够强的静电,或者输入端意外接入高压,有可能软击穿光耦的LED,
建议在光耦输入端反并联二极管钳位,或并联小容量电容吸收尖峰电压.生产过程要保证光耦从入库出库,在到产线焊装,直到成品包装出货,全流程严格做好静电防护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引起不良品流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深圳国芯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2108929号-2 )

GMT+8, 2025-10-7 03:31 , Processed in 0.141677 second(s), 10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