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第三方MCU对Ai8H系列单片机进行ISP下载范例程序解析
概述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第三方MCU对Ai8H系列单片机进行ISP(In-System Programming)下载的范例程序。通过Keil工程和Python脚本的结合,实现了对Ai8H系列单片机的程序烧录。本文将从硬件连接、软件配置、代码解析及测试结果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硬件连接
1. 主机MCU:使用Ai8051U擎天柱开发板,主频为110592MHz。
2. 从机MCU:使用开天斧开发板,待烧录程序为P3跑马灯。
3. 连接方式:
主机MCU的P36引脚连接从机MCU的P31引脚。
主机MCU的P37引脚连接从机MCU的P30引脚。
4. 上电顺序:
先为主机MCU上电。
再为从机MCU上电。
软件配置
1. Keil工程:
使用Keil uVision开发环境,配置主机MCU的工程文件。
烧录程序到主机MCU,实现ISP下载功能。
2. Python脚本:
使用Python编写串口刷写脚本,通过串口工具直连待刷写的开天斧开发板P30和P31引脚。
先启动Python脚本,再为开发板上电。
代码解析
1. Keil工程代码:
主函数:初始化主机MCU的GPIO和串口,配置ISP下载协议。
ISP下载函数:通过P36和P37引脚与从机MCU通信,实现程序烧录。
指示灯控制:烧录成功后,主机MCU的P27引脚控制LED灯闪烁,指示烧录成功。
- c
- #include
- sbit LED = P2^7; // 指示灯引脚
- sbit TX = P3^6; // 发送引脚
- sbit RX = P3^7; // 接收引脚
- void ISPDownload() {
- // ISP下载协议实现
- // ...
- LED = 1; // 烧录成功,指示灯亮
- }
- void main() {
- // 初始化
- // ...
- ISPDownload();
- while (1) {
- LED = ~LED; // 指示灯闪烁
- delay(500);
- }
- }
复制代码
2. Python脚本:
串口配置:设置串口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
数据发送:通过串口发送待烧录的程序数据。
状态检测:检测烧录状态,确保烧录成功。
- python
- import serial
- import time
- ser = serial.Serial('COM1', 9600, timeout=1)
- def senddata(data):
- ser.write(data)
- def main():
- # 发送待烧录程序数据
- # ...
- print("烧录成功")
- if name == "main":
- main()
复制代码
测试结果
1. 硬件连接:按照上述连接方式,确保主机MCU和从机MCU正确连接。
2. 软件运行:
在Keil环境中编译并烧录主机MCU的程序。
运行Python脚本,通过串口工具直连从机MCU。
3. 烧录结果:
烧录成功后,主机MCU的P27引脚控制LED灯闪烁,指示烧录成功。
从机MCU运行P3跑马灯程序,验证烧录效果。
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第三方MCU对Ai8H系列单片机进行ISP下载的范例程序。通过Keil工程和Python脚本的结合,实现了对Ai8H系列单片机的程序烧录。本文从硬件连接、软件配置、代码解析及测试结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为开发者提供了完整的参考方案。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