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回复: 3

SPI硬件定义的SS怎么使用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I
  • 打卡总天数:19
  • 最近打卡:2025-04-24 16:04:48

4

主题

3

回帖

18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88
发表于 2025-4-15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C8H8K64U有硬件支持SPI,有SS引脚定义,但看实例都没有使用这个SS定义,在单独在定义一个脚作为SS来用。这样占用了2个IO,有点看不明白。
2025-04-15_13-17-29.jpg

看官方手册也没有明显的地方解说这个定义,想问下高手怎么操作硬件定义的SS的电平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3

主题

1160

回帖

1031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1031
发表于 2025-4-15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STC8H8K64U微控制器中,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模块确实提供了硬件支持的SS(Slave Select)引脚。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可能会选择不使用硬件定义的SS引脚,而是通过软件控制一个独立的GPIO引脚作为SS信号。这种做法虽然占用了额外的I/O资源,但在某些场景下具有其合理性和优势。

1. 硬件SS引脚的作用与限制

硬件SS引脚的主要作用是在SPI从模式下自动控制数据传输的起始和结束。当SS引脚被拉低时,SPI模块会认为数据传输开始;当SS引脚被拉高时,数据传输结束。这种方式可以简化软件设计,减少对SS信号的手动控制。

然而,硬件SS引脚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限制:
灵活性不足:硬件SS引脚的行为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例如,某些应用可能需要SS信号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保持低电平,而硬件SS引脚可能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多从设备支持有限:在多从设备的SPI系统中,每个从设备通常需要一个独立的SS信号。如果使用硬件SS引脚,可能无法满足多个从设备的需求,因为硬件SS引脚通常只有一个。

2. 软件控制SS引脚的优势

通过软件控制一个独立的GPIO引脚作为SS信号,可以带来以下优势:
灵活性高: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控制SS信号的电平变化,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多从设备支持:在多从设备的SPI系统中,可以通过分配不同的GPIO引脚作为SS信号,轻松实现多从设备的控制。
调试与测试方便:软件控制SS信号可以方便地进行调试和测试,开发者可以在代码中灵活地插入调试信息,观察SS信号的变化。

3. 如何操作硬件定义的SS引脚

如果你希望使用硬件定义的SS引脚,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配置SS引脚:确保SS引脚被正确配置为SPI功能。在STC8H8K64U中,SS引脚通常是P1.2(具体引脚定义请参考官方手册)。

2. 设置SPI模式:在SPI控制寄存器中,将SPI模块配置为从模式,并确保SS引脚的控制功能被启用。

3. 电平变化:硬件SS引脚的电平变化由SPI模块自动控制。当SPI模块检测到SS引脚被拉低时,会自动启动数据传输;当SS引脚被拉高时,数据传输结束。

4.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展示如何配置和使用硬件SS引脚:

```c
include "stc8h.h"

void SPIInit() {
    // 配置SS引脚为SPI功能
    P1M1 &= ~(1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以坛为家II
  • 打卡总天数:423
  • 最近打卡:2025-05-01 07:10:25
已绑定手机

76

主题

4833

回帖

8343

积分

超级版主

DebugLab

积分
8343
发表于 2025-4-15 14: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SS在从机模式使用
主机模式可以忽略SS然后用其他IO输出SS
DebugLa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I
  • 打卡总天数:19
  • 最近打卡:2025-04-28 15:35:40

8

主题

44

回帖

459

积分

版主

积分
459
发表于 2025-4-15 14: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截图202504151416051289.jpg
截图20250415141953967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深圳国芯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2108929号-2 )

GMT+8, 2025-5-2 06:47 , Processed in 0.225055 second(s), 7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