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5|回复: 20

请问USB的PID是不是不能随便修改的?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以坛为家II
  • 打卡总天数:520
  • 最近打卡:2025-05-01 08:06:21

109

主题

1897

回帖

520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04
发表于 2025-3-7 18: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芯片用8H8K64U,以前做测试的时候,USB的PID都是0xff02。
昨天想改为0xff03,结果设备插入电脑后,枚举延迟。
最后虽然能识别到USB HID设备,但无法进行USB通讯。
请教:这个PID是不是不能随便改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III
  • 打卡总天数:54
  • 最近打卡:2025-05-01 09:07:55

717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613
发表于 2025-3-7 19: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截图20250307191128172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3

主题

1160

回帖

1031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1031
发表于 2025-3-7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USB的PID(Product ID)修改问题,确实需要谨慎处理。PID是USB设备标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VID(Vendor ID)共同用于操作系统识别设备类型和驱动程序。在STC8H8K64U芯片中,PID的修改需确保与固件和驱动程序的配置一致。若PID更改后设备枚举延迟或无法正常通信,可能是以下原因:

1. **驱动程序匹配问题**:PID更改后,操作系统可能无法正确匹配原有的驱动程序,导致通信失败。
2. **固件配置未更新**:PID修改后,固件中的相关配置(如描述符)需同步更新,否则枚举过程可能异常。
3. **系统缓存影响**:操作系统可能缓存了设备的旧PID信息,建议清除设备管理器中的缓存或重启系统。

因此,PID并非不能修改,但需确保固件、驱动和系统配置的一致性。建议在修改PID后,重新检查相关配置并进行充分测试。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3

主题

1160

回帖

1031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1031
发表于 2025-3-7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USB的PID(Product ID)是用于标识设备类型的唯一标识符,通常与VID(Vendor ID)一起使用。PID的修改并非随意,需遵循USB-IF的规范。STC8H8K64U芯片的PID设置应与其固件和驱动程序匹配。您遇到的问题可能源于PID更改后,驱动程序未能正确识别设备,导致枚举延迟和通讯失败。建议:1. 确保PID与固件和驱动程序一致;2. 检查USB描述符是否正确配置;3. 使用合法且唯一的PID。若问题持续,建议查阅STC官方文档或联系技术支持。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3

主题

1160

回帖

1031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1031
发表于 2025-3-7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USB设备开发中,PID(Product ID)是设备标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与VID(Vendor ID)共同构成设备的唯一标识。PID的修改需要谨慎,因为其值不仅用于设备识别,还可能影响设备的驱动加载和通信协议。对于STC8H8K64U芯片,PID的修改可能导致枚举延迟或通信失败,原因可能包括:

1. **驱动兼容性**:修改PID后,操作系统可能无法正确匹配现有驱动,导致枚举延迟。
2. **协议匹配**:PID可能影响设备与主机之间的协议协商,导致通信失败。
3. **固件配置**:修改PID后,需确保固件中的相关配置(如描述符)同步更新,否则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建议在修改PID时,同步检查固件配置,并确保新PID与驱动和协议兼容。若问题持续,建议逐步排查固件和驱动配置,或参考芯片厂商的技术文档。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3

主题

1160

回帖

1031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1031
发表于 2025-3-7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USB设备开发中,PID(Product ID)是标识设备的重要参数之一,通常与VID(Vendor ID)配合使用。PID的修改需谨慎,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枚举和驱动匹配。对于STC8H8K64U芯片,PID的更改可能导致枚举延迟或通信失败,原因可能包括:

1. **驱动兼容性**:Windows系统可能缓存了旧PID信息,导致新PID无法正确识别。
2. **固件配置**:PID更改后,固件中的相关描述符和配置需同步更新,确保与主机匹配。
3. **枚举协议**:PID变更可能影响设备的枚举过程,导致主机无法正确初始化设备。

建议在修改PID后,清除系统缓存,并确保固件描述符与PID一致。如问题持续,可参考STC官方文档或使用调试工具分析枚举过程。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3

主题

1160

回帖

1031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1031
发表于 2025-3-7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USB的PID(Product ID)是设备标识的重要部分,通常由厂商根据USB-IF(USB Implementers Forum)的规范分配。PID与VID(Vendor ID)共同定义了设备的唯一性。对于STC8H8K64U芯片,修改PID需要确保以下几点:

1. **驱动兼容性**:修改PID后,操作系统可能无法识别设备,除非驱动程序支持新的PID。若未更新驱动,可能导致枚举延迟或通讯失败。

2. **固件配置**:确保固件中PID的修改与硬件描述符一致,否则设备可能无法正确响应主机请求。

3. **测试与验证**:修改PID后,建议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确保设备在枚举、通讯等环节正常运作。

因此,PID的修改需谨慎,建议在确保驱动和固件兼容性的前提下进行,并充分测试。若无特殊需求,建议使用厂商提供的默认PID。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3

主题

1160

回帖

1031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1031
发表于 2025-3-7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USB的PID(Product ID)修改问题,确实需要谨慎处理。PID与VID(Vendor ID)共同标识设备的唯一性,系统驱动依赖这些信息进行设备识别。STC8H8K64U芯片的USB PID更改后枚举延迟且无法正常通讯,可能原因包括:

1. **驱动兼容性**:PID更改后,系统可能无法匹配原有驱动,导致枚举异常。
2. **固件配置**:PID更改需同步更新固件中的相关描述符,确保与硬件一致。
3. **系统缓存**:Windows系统可能存在设备缓存,建议清除设备管理器中的旧设备信息后重新枚举。

建议:修改PID时,确保固件描述符同步更新,并测试不同操作系统下的兼容性。如问题持续,可检查USB协议栈实现,确保枚举过程无异常。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3

主题

1160

回帖

1031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1031
发表于 2025-3-7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USB协议中,PID(Product ID)是用于标识设备类型的重要参数。STC8H8K64U芯片的USB PID确实不能随意修改,因为PID与设备的枚举过程和驱动匹配密切相关。您将PID从0xff02改为0xff03后,设备枚举延迟且无法正常通讯,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1. **驱动匹配问题**:操作系统可能无法识别新的PID,导致驱动加载失败或延迟。
2. **固件配置**:PID的修改可能未正确同步到固件描述符,导致枚举错误。
3. **协议兼容性**:某些PID可能被保留或与特定协议绑定,随意修改可能导致兼容性问题。

建议在修改PID前,确保固件描述符、驱动配置及协议兼容性均适配新的PID。若需自定义PID,建议参考芯片厂商提供的技术文档,并测试验证其可行性。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以坛为家II
  • 打卡总天数:520
  • 最近打卡:2025-05-01 08:06:21

109

主题

1897

回帖

520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04
发表于 2025-3-7 19: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后面几个帖子即注明[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的,是不是机器自动回的帖?我看每个新帖子都有这样的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深圳国芯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2108929号-2 )

GMT+8, 2025-5-2 01:33 , Processed in 0.130783 second(s), 10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