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测试了,准双向口模式,不焊上拉电阻开关程序也可以正常工作
测试芯片89C52RC,8H2K08U,
如下示意图R13 取值10K
以前我焊过5V系统的512欧,3.3V系统220欧,都能正常工作,可能思路不对,百度一下建意取值范围1K-10K,还有1K-100K
接近开关控制电路
~~
我现在关心的问题是,这个电阻我就不焊了,可行不,能稳定不
焊510欧和220欧的会不会可能异常
引用:
https://blog.csdn.net/qq_36737680/article/details/85923943
引用:
https://b2b.baidu.com/q/aland?q= ... 43882342433&utype=2
一、单片机上拉电阻概述 在单片机应用中,输入端通常需要连接上拉电阻,以保证输入信号的电平稳定可靠。上拉电阻的主要作用是将输入端与VCC之间形成一个电阻分压网络,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输入端电压为VCC,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输入端电压为GND。上拉电阻的取值大小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电路开关速度变慢,反之则会造成电路灵敏度下降。 二、单片机上拉电阻的取值范围 单片机上拉电阻的取值范围通常在1KΩ~100KΩ之间,对于不同的输入信号,取值也不同。比如,对于高频输入信号,如红外信号、脉冲信号等,为了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应该采用较小的上拉电阻;而对于低频输入信号,如按键信号、外部传感器信号等,可以适当增大上拉电阻的取值,以减少功耗的消耗。 三、单片机上拉电阻的选择方法 在选择单片机上拉电阻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输入信号的频率和波形:如果输入信号频率较高,应该选择较小的上拉电阻,以保证输入信号的稳定性;如果输入信号频率较低,可以适当选择较大的上拉电阻; 2.电路的总体抗干扰能力:如果电路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差,应该适当选用小一些的上拉电阻; 3.输入电路的功耗:如果输入电路需要长时间工作,为了节约电力并延长电池寿命等,在选择上拉电阻时可以适当增大其取值; 4.其他因素:如单片机本身的输入阻抗、供电电压等也会对上拉电阻的取值产生影响,需要仔细考虑。 综合来看,单片机上拉电阻的取值大小需要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来考虑,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来说,根据输入信号的频率、电路的抗干扰能力等因素,选择1K~10KΩ的上拉电阻是比较合适的。 【结尾】 本文主要介绍了单片机上拉电阻的作用、取值范围和选择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对单片机电路设计有一定的帮助。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型和调整,以确保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