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学习打卡,努力坚持 | 直接送 Ai8051U-实验箱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
  • 打卡总天数:75
  • 最近打卡:2025-02-16 21:47:59
已绑定手机

3

主题

59

回帖

43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3
发表于 2024-11-7 23: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课承接上次课的内容继续讲解汇编。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位操作指令,共17条。在内部RAM中20H~2FH中可以进行位寻址(00H~7FH都是位地址)。心得1:如果是对位操作时,基本上都是位地址。STC的特殊寄存器比较多,最好从0200H开始主程序为好。位条件转移指令JC JNC最好用标号地址代替偏移量地址。第二部分是控制转移类指令,其是控制程序走向的。具体也分为程序转移(无条件转移、条件转移)与子程序调用与返回指令。心得2:无条件转移基本用LJMP指令。子程序调用也是基本用LCALL指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
  • 打卡总天数:75
  • 最近打卡:2025-02-16 21:47:59
已绑定手机

3

主题

59

回帖

43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3
发表于 2024-11-8 21:3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课一开始老师提到了一些技巧,对我比较有启示。然后开始了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上一般步骤讲解,可以按照,文(确定目标,解题思路)>图(画流程图)>表(列出资源表)>编(根据流程图表的具体编写代码)>调(上机调试)的模式来实施。在汇编语言程序的框架中提供了极为的程序实用结构,可以直接进行使用。中断向量可以查数据手册,程序一般从0200H存放。后续介绍了程序流程图,与几种程序结构。最后通过实际程序串联起以上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
  • 打卡总天数:75
  • 最近打卡:2025-02-16 21:47:59
已绑定手机

3

主题

59

回帖

43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3
发表于 2024-11-9 23: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课主要从三个方向讲解:第一C51对ANSI C的扩展。其中扩展了19个关键字,变量和数据类型扩展了bit、sbit、sfr、sfr16等类型,特别是介绍了其特性及使用方法。在内存区域的指定中介绍了code、data、idata、bdata、xdata等功能及范围。在C51指针的讲解中强调其重要性与易用性。在函数的扩展中介绍了中断函数声明、指定工作寄存器区、指定存储模式。(后俩者使用较少)第二部分单片机C语言程序中的常用运算中首先介绍关系运算符,对其中的等于判断与赋值要注意,不要搞错了。逻辑运算符和位运算符也进行讲解。最后第三部分的C51程序框架中也提供一套程序框架供今后编程参考,值得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
  • 打卡总天数:75
  • 最近打卡:2025-02-16 21:47:59
已绑定手机

3

主题

59

回帖

43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3
发表于 2024-11-9 23: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课中以两个实际的例子来深入讲述C51的一些特性,其中在通过延时函数实现实验箱P6引脚的Led闪烁的程序中,详细讲解Keil软件的使用,调试,程序的格式等等,让人加深了对具体编程的细节掌握。而后的第二个测序,是将单片机上的Flash作为EEPROM使用的基本操作。其中讲解了如何初始化、读取数据、写入数据、删除数据等等细节,让人更加深入认识到STC单片机的片上资源的调用。而且通过课程也知道对程序一定要讲规范、讲细节,这样的态度是作为技术人员的基本素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
  • 打卡总天数:75
  • 最近打卡:2025-02-16 21:47:59
已绑定手机

3

主题

59

回帖

43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3
发表于 2024-11-10 19: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课开始了,开始讲中断。首先介绍中段的概念,就是因为事件暂停目前的程序跳到另外的程序去执行,之后还要回到原本的程序继续执行。其次介绍中断源、中断响应、中断服务、中断返回,视频中的流程图画的非常贴切。中断的优先级中提到4个级别,高级可以先执行,这样又带出了中断嵌套的概念。中断的优势章节中比较中断和调用子程序之间的差别。中断的开关(EA置位?)。保护现场和恢复现场中强调了一般都是自动完成的,但是也有可能需要进行手动保护现场和恢复现场。堆栈中要注意是后进先出。中断的撤除一般自动完成,但是也有需要手动操作,要注意否则会重新进入中断服务程序。第二大部分以8H8K64U为例进行讲解,将概念与实物相结合。以INT0为例:操作容许其下降沿触发中断首先要设置IT=0、EX0=1、EA=1才行。中断标志位TCON与AUXINTIF寄存器中的各个位的作用,外部中断与定时器中断的标志位是硬件自动清零。串口的中断请求标志SCON、S2CON、S3CON、S4CON中的中断请求标志位需要手动清零。S2CON以上的S2TI、S2RI不能按位访问,需要采用与运算赋值0xFC(1111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
  • 打卡总天数:75
  • 最近打卡:2025-02-16 21:47:59
已绑定手机

3

主题

59

回帖

43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3
发表于 2024-11-10 21: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课继续上一章节的内容继续讲中断。PCON寄存器的LVDF标志位在电压低于电压检测门槛时会硬件置1。SPSTAT寄存器在SPI传输完成时SPIF位硬件置1,如果ESPI与EA置1,将会产生中断。ADC_CONTR寄存器ADC_FLAG位需要软件清0。中断的开放和禁止章节中IE寄存器的EA位是中断总开关,和上一课的内容对上了(笑),其中的EX0 ET0 EX1 ET1都是传统51中有的中断开关。中断优先级中的表比较详细,其中的IP IPH是两个寄存器,然后要选择优先级需要将这两个寄存器中的相关位进行置位选择(两个一组同时操作)。中断处理过程中讲到了基本的条件与流程,其中中断优先级的处理4个原则中高不睬低现在好像有所变化,需要硬件实际操作。有些情况也不会执行中断,比如EA置0。中断服务就是具体执行的中断后的程序,需要注意响应中断后如果不想被打断建议关闭一下中断。中断请求有时需要软件清零。最后通过一个程序和实验箱演示了外部中断是如何运行的。(真希望手边有实验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
  • 打卡总天数:75
  • 最近打卡:2025-02-16 21:47:59
已绑定手机

3

主题

59

回帖

43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3
发表于 2024-11-11 22: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课进行定时器的讲解。8H8K64U有5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可以进行定时、分频器的事件记录、外部时钟使用、串口的波特率发生器。定时计数器的结构本质上面就是通过脉冲进行加1计数器,内部脉冲就是定时器,外部脉冲就是计数器。以T0定时器为例:TCON(TR0)、TMOD(T0 GATE:T0 C/T:T0 M1:T0 M1)、INT-CLKO(T0CLK)、AUXR(T0x12)四个寄存器中的相应位都是与其有关。如果不分频(T0x12置1)可以提高精度(设定速度)。定时器T1与T0类似,就是没有第4种模式。定时器T2固定为16位自动重载方式,他有8位的预分频,相当于共有24位的定时功能(可以更长时间的定时)。T3、T4与T2类似,他们都在地址都是在外部扩展RAM,需要XSFR有效才能使用。T0与T1的CLKO互相相反是为了可以串联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
  • 打卡总天数:75
  • 最近打卡:2025-02-16 21:47:59
已绑定手机

3

主题

59

回帖

43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3
发表于 2024-11-12 15: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与客服联系了送实验箱的事,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行。现在还是先把视频过一遍,如果有箱子再跑程序试试。
第十六课首先讲到定时计数器的扩展,定时器的最大定时能力。其中采用11.0592Mhz晶振频率、12分频的16位定时器最大定时时间大概71.111ms,24位定时器大概18s。初始定时器步骤可分为:1、设置工作方式,涉及TMOD寄存器。2、装入初值,涉及TLn、THn寄存器。3、置位TRn启动。4、置位ETnf允许中断。5、置位EA开放中断。(后两步根据需要可选) 后又以汇编和C语言两种方式进行了举例定时器T0的使用。在定时器T2的程序举例中可以看到用到了预分频,可以将程序写的更精简。厂方人员在后面讲解中提到的Aiapp中的小工具真的很好用。在硬件方面串联使用定时器的外部输出也可以进行长时间计时。时钟的温飘不要超过2%,STC的可以在85度下保证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
  • 打卡总天数:75
  • 最近打卡:2025-02-16 21:47:59
已绑定手机

3

主题

59

回帖

43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3
发表于 2024-11-12 22:3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课开始了新的内容《串行通讯》,开始的一段视频让人印象深刻。先从概念入手而后进行通信的分类最后进入UART实例的讲解。基本的通信有两种,并行与串行。通讯设备间必须共地。常见的串行接口方式有TTL RS232 RS485等。按通信格式可分为异步(注意数据帧的格式)与同步通讯(短距离,有同步时钟)。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简写UART。后续详细介绍了UART在与CPU的协同与自身内部的运行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
  • 打卡总天数:75
  • 最近打卡:2025-02-16 21:47:59
已绑定手机

3

主题

59

回帖

43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3
发表于 2024-11-13 23: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课继续讲解串行通讯,以STC8H8K64U串口为例进行讲解。其有4个全双工串口,每个串口有移位、串行控制寄存器,波特率发生器和独立的接收、发送数据缓冲器构成,后两者是独立存在但共用一个地址号。串口1模式1的功能结构示意图中的内容有些难以理解,如果有动画配合感觉更好些。RTC时钟好像也可以作为波特率发生器,只会在一个字节产生误差,不影响使用。这一句听了三遍没听清。查了手册感觉讲的是IRC,现在还不理解,看看后面会讲吗。后面的姚总果然详细谈了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深圳国芯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2108929号-2 )

GMT+8, 2025-5-9 04:03 , Processed in 0.122377 second(s), 9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