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昱顺 于 2024-8-30 15:11 编辑
智能车竞赛中的车模结构心得 不知不觉也算打了一年的智能车了,在自制车模的组别也算是小有心得,接下来就对我所知道的一些车模结构类型进行举例,并且综合我自己的和各位车友的一些意见进行一些简单的点评。但是我并不能保证我的这个结论绝对正确,只能作为参考意见。因为不能排除可以通过软件优化,让一些机械结构上的劣势转变为优势
我对小车中的结构分类,一般分成三大件,电机,轮子,整体结构。
这里从电机说起: 电机分为直流有刷电机(后统称有刷),空心杯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后统称为无刷)
有刷电机的特点是:价格相对便宜(高性能版本不一定比无刷便宜),驱动简单方便,噪音大,碳刷会磨损(一般玩智能车的都等不到碳刷磨损,电机就该因为因外烧掉了),控制性能一般,加减速性能相当稀碎。空载的稳态电流也比较大。
空心杯电机的特点是:价格比较贵,不容易寻找到合适尺寸大小的电机,市面上不是非常常见。价格相对而言比有刷和无刷都要贵。但是控制性能好,空载电流堪比无刷,控制起来也非常简单,类似有刷的控制就可以。算是除了价格因素外的六边形战士。
无刷电机的特点是:难以控制(做驱动轮普遍需要使用FOC算法),控制性能优异,二手拆机的无刷电机也相对便宜(也是一样用的)。空载电流最小,各种尺寸的都有。
选取上,如果没有很急促的转弯需求,就有刷控制。如果想要极致的控制,在合适尺寸和价格的前提下,使用空心杯比较好。如果没有合适的尺寸,那么就选择无刷。当然了,如果你的FOC玩的特别好,或者对自己的代码能力相当自信的。可以直接上无刷。
轮子这个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橡胶轮子,一种是硅胶轮子。 上图为硅胶轮子 上图为橡胶轮子
橡胶轮子我有一种快速且独特的软化小技巧,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这两种轮子中,车友对其评价褒贬不一,这里我就只说一下我自己的意见。 橡胶轮子可以同时拥有软度和韧度(经过处理之后),但是硅胶轮子容易撕裂 光头胎(热熔特性)的可以和硅胶轮子做到近似的抗灰性能。但是普通的橡胶胎沾灰,摩擦力会迅速下降。 更软的轮子会提供更强大的摩擦力,一般来说硅胶太软了就会变得容易碎,所以摩擦力还是橡胶更胜一筹。 但是硅胶可以自己手工开模制作,相对来说可以很简单的进行拉宽轮胎。所以在加宽硅胶胎和普通橡胶胎上,显然是硅胶胎呈碾压优势
最后就是车模的总体结构,这里一般按照轮子个数分为两轮车(也叫差速车),三轮车,四轮车。 这三种类型的车都是拥有两个驱动轮,但是四轮车可以通过舵机进行转向。 三轮车和两轮车则是通过两个轮子进行差速转向,对电机的扭矩要求会高一些。
下面来分别说一下这几种车的优缺点。
两轮车(老鼠车也可以近似为两轮,因为其每侧的两个轮子靠的很近) 优点:拐弯可以不用减速,弯道速度上限很高。 缺点:直道加速和激进的速度策略不适合,因为对前后加速度的抵抗力较弱,且对电机扭矩的需求比较大,如果电机扭矩和反应速度跟不上,可能会出现电机堵转失控和拐弯不及时的问题。
三轮车: 这个我其实没怎么用过,这里给出一些其他车友的评价:弯道比较容易侧倾,三轮车带有一个车头,惯量更大,对电机要求更高,更不容易控制。
四轮车: 优点:这个其实是对电机要求最小的,因为后轮驱动只要不跟舵机打架。拐弯的时候大部分力量其实是压在外侧的前轮上,后轮并不需要克服像两轮或者三轮那样的大惯量。 缺点:初学者容易出现前轮舵机和后轮差速打架的情况。这时候车辆就是很显然的不听话。 也容易导致舵机和电机的烧毁。
四轮车其实相对两轮车来说比较容易在弯道侧翻,因为四轮车重量较大,不好给重心压低。重心高了,自然就容易出现弯道翻车的问题了。
这些仅仅是代表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欢迎大家来讨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