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我们开始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备赛。经过分析比较,我们队伍最终选择了 STC32G12K128 单片机 作为主控芯片。该芯片最高支持 80MHz 主频,单周期指令运行效率高;同时集成 12 位 ADC、PWM、多个定时器及 UART 接口,资源丰富且开发友好,能够很好地满足本题所需的实时性与多外设并行处理需求。 在备赛阶段,我们以 23 年E题作为训练题,重点掌握了 PWM 舵机驱动、外部中断捕获 、步进电机驱动等功能。将一些必要的模块函数封装好后,电赛比赛开始了。在众多题目中,我们选择了 E 题建议自动瞄准装置,该题要求实现自动巡线、激光笔打靶功能。自动巡线部分使用赛题要求的MSPM0G3507,激光打靶系统主要由 STC32G12K128 主控芯片、双自由度云台、激光发射电路及显示模块 组成。在选择云台方案时,我们考虑了两种方案,方案一采用舵机驱动,其优势在于扭矩性能突出,如MG996R等典型舵机可输出≥12 kg·cm的扭矩,具备较强的直接负载驱动能力,同时成本低廉(单价约为步进电机的1/3),且集成度较高。然而舵机存在精度不足的问题,机械死区约0.5°–1°,并受齿隙和温度漂移影响,定位偏差可达±2°。相比之下,方案二的步进电机驱动系统虽扭矩较小,但凭借128细分微步控制可实现0.045°的角分辨率,定位精度远优于舵机。综合考虑本项目对扭矩需求不高而对精度要求严格,最终选用方案二,即步进电机云台系统。在比赛中,我们充分发挥芯片的高速与资源优势,成功实现了目标检测、角度解算、自动瞄准与精确发射。
1. 系统设计思路本系统以 STC32G12K128 为核心控制器,基于“目标检测—角度解算—步进电机转动—瞄准发射—状态反馈”闭环逻辑工作。 目标检测与定位:光敏阵列或超声波模块实时检测目标位置。 角度解算与控制算法:根据目标误差计算步进电机转角,利用脉冲调节。 自动瞄准与发射:当误差小于阈值时,触发发射模块。 参数设定与显示:通过屏幕实时显示角度、目标位置、命中状态等。
2.云台控制部分
对于由两个步进电机构成的二维云台,激光笔固定于云台的正下方,此时激光笔相对于摄像头的坐标是固定的。 云台1控制X轴的运动,云台2控制Y轴的运动。假设云台1的角度为θ1,云台2的角度为θ2。云台的末端坐标为(x, y)。 步进云台我们采用双环控制,外环视觉定位(K230输出目标坐标)内环步进电机微步控制(STC32实现) 通过云台的运动,可以得到云台的坐标变化关系如下: 其中,L 是步进云台到屏幕的距离。这就是由两个步进电机构成的二维舵机云台的运动学模型。 3.视觉部分设计 k230 模块因其学习资源、图像处理能力强大、高分辨率摄像头,我们综合考虑选择k230。k230 模块是一款具备 ai 功能的摄像头模块,双核RISC-V CPU + 自研KPU NPU:支持最高4TOPS(INT8)算力,兼顾通用计算与神经网络加速,满足YOLOv5s等轻量模型实时推理。能够独立完成图像处理和物体识别,无需外接处理器。它的高度集成化设计减少了对外部组件的依赖,同时其低功耗特性使之适合便携式设备。 4.控制工作流程 步进电机云台控制部分根据视觉传来的偏差转换为步进电机x y轴需运动的脉冲数进行控制,并通过增加编码器进行闭环控制防止丢步。 5.测试方法与数据结果分析 用数字万用表分别测试每条导线,看是否导通,有无断路和短路情况,看整个系统的地线是否都接在一起,看焊接点有没有虚焊等。装置可能会出现一些步进电机不转、抖动等故障,有可能是以下方面的问题:焊接不良、接线不正确或者接地电阻过大、 软件设计中参数设置不当、某个芯片已损坏。 (1)装置一键启动激光能否击中心 (2)装置能否成功循迹 依据上表显示该装置具备了循迹的能力,且具有自动瞄准的功能 在参加2025年电子设计竞赛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 在竞赛过程中,我们深入理解了单片机控制、k230传感器应用以及步进电机驱动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在设计和调试阶段,我们学会了如何将这些技术高效整合,实现系统的预期功能。这不仅提升了队伍的硬件设计能力,也增强了我们在图像识别和自动化控制方面的技能。。 竞赛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我们的项目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技术,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专长。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我们能够将各自的专长融入项目中,最终实现了系统的功能目标。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在技术项目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系统设计和开发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