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回复: 0

学习心得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 打卡总天数:1
  • 最近打卡:2025-09-02 17:29:38
已绑定手机

1

主题

0

回帖

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
发表于 昨天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051用了很多年,从很早时期的汇编语言就开始接触,那时的片内资源很少,要用专门的仿真器仿真做仿真,甚至在仿真机上敲过55,f6之类的代码,那时总是为了节省内存而殚精竭虑,程序是优化再优化,调试再调试、效率极低,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痛点。

偶然的机会接触到C51,工作效率一下子提升了许多,但接下来又遇到新的问题,芯片要用专门的编程器来下载程序,每开发一个程序,都要把芯片从插座里拔出来,用编程器下载好再放回到插座上,有时甚至要拔下来几十上百次,芯片的管腿稍不留神就会折弯,甚至折断,而且,新出的单片机都是贴片的,根本没有办法取下来,这样就要错过很多新的芯片,这是我遇到的第二个痛点。


这个时候遇到了STC,下载程序只要断一下电就能下载了,于是就把所有的系统全部换成STC。但用着用着,又遇到STC的资源不够的问题,内存太小,资源不够丰富,好几次都用到了极限,再增加一个int变量就会溢出的情况,好不容易通过优化才解决了问题。在做另一个项目的时候,单片机里的计数器,中断也都使用殆尽,为了解决问题差一点就准备用双机来做了,好在也是通过优化完成了项目。但这个51系统资源少的问题成了一个心病,这是我遇到的第三个痛点。

同时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常常遇到I2C,SPI等,遇到ADDA问题,遇到图像采集问题,也遇到串口速度太慢的问题,正寻思下一步要不要换STM32的时候,得知STC有了AI8051U,它的管腿与8051几乎全部兼容,原来做的PCB板都能继续用,不断电就可下载程序,而且资源丰富,似乎可以解决我前面遇到的所有痛点,所以,不再犹豫,立即行动,加入试用行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深圳国芯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2108929号-2 )

GMT+8, 2025-9-3 06:59 , Processed in 0.107329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