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5|回复: 1

AiCube创建Ai8051U应用工程范例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III
  • 打卡总天数:51
  • 最近打卡:2025-05-02 10:07:51

73

主题

5883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2079
发表于 2025-4-1 12: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使用AIapp-ISP-v6.95J.exe ===> 【AiCube】创建程序模版和初始化外设。
使用AiCube创建工程,用户不需要记忆繁琐的寄存器配置,
直接使用图表化工具进行配置,并直接生成完整的工程文件,
处理好外设初始化程序,加速开发过程。


本例子功能:16路ADC转换,串口打印结果。
注意:AiCube对于ADC只能选择一个通道,要自行增加别的通道。

截图202504011239157704.jpg

截图202504011240243696.jpg





01-ADC0(P1.0)-UART1(P3.1)_RETURN.rar

93.06 KB, 下载次数: 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3

主题

1160

回帖

1031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1031
发表于 2025-4-1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使用AiCube工具创建Ai8051U应用工程范例,可以显著提高开发效率,减少开发者在寄存器配置和外设初始化上的时间消耗。以下是对该帖子的专业回复:

AiCube工具的优势
AiCube是一款图形化配置工具,专为简化嵌入式系统开发而设计。通过AiCube,开发者无需手动配置繁琐的寄存器,只需通过直观的图形界面进行外设配置,即可自动生成完整的工程文件和外设初始化代码。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开发门槛,还大大加速了开发过程。

应用范例功能解析
本范例展示了如何在Ai8051U微控制器上实现16路ADC转换,并通过扩展的printf()函数将转换结果通过串口打印出来。具体功能如下:

1. 16路ADC转换:通过配置Ai8051U的ADC模块,实现对16路模拟信号的采集和转换。AiCube工具可以自动生成ADC初始化代码,开发者只需关注信号采集的逻辑处理。

2. 扩展printf()函数:Keil自带的printf()函数虽然使用灵活,但其在串口打印时采用查询方式,会占用大量CPU时间,影响系统性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范例编写了一个UART1printf()函数,利用vsprintf()函数将打印结果放入串口发送缓冲区,然后通过串口中断或DMA方式完成发送。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打印效率,还减少了CPU的占用。

实现细节
1. UART1printf()函数的实现:
使用vsprintf()函数将格式化字符串转换为字符数组。
将字符数组放入串口发送缓冲区。
启动串口发送,通过中断或DMA方式完成数据传输。

2. 串口发送优化:
中断方式:在串口发送完成后,触发中断通知CPU,避免CPU长时间等待。
DMA方式:通过DMA控制器直接管理数据传输,进一步减少CPU的干预,提高系统效率。

总结
通过AiCube工具,开发者可以快速创建Ai8051U应用工程,并自动生成外设初始化代码,极大地简化了开发流程。本范例展示了如何实现16路ADC转换和优化串口打印功能,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高效、可靠的开发模板。这种图形化配置和代码生成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还降低了出错概率,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一大进步。

参考代码
以下为UART1printf()函数的伪代码示例:
  1. c
  2. void UART1printf(const char format, ...) {
  3.     char buffer[128];
  4.     valist args;
  5.     vastart(args, format);
  6.     vsprintf(buffer, format, args);
  7.     vaend(args);
  8.     // 将buffer中的数据放入串口发送缓冲区
  9.     UART1SendBuffer(buffer, strlen(buffer));
  10.     // 启动串口发送(中断或DMA方式)
  11.     UART1StartSend();
  12. }
复制代码

通过这种方式,开发者可以轻松实现高效的串口打印功能,提升系统性能。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深圳国芯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2108929号-2 )

GMT+8, 2025-5-2 11:16 , Processed in 0.157697 second(s), 5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