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回复: 2

第二天学习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 打卡总天数:3
  • 最近打卡:2025-08-05 15:30:55
已绑定手机

2

主题

4

回帖

2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8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单片机学习第二天  

今天是学习单片机的第二天,逐渐从“懵圈”状态过渡到“有点感觉”了!虽然还在和寄存器、GPIO配置、时钟树这些概念“搏斗”,但成功点亮LED的那一刻,成就感直接拉满!  

几点收获:
1. 硬件理解更深了:明白了单片机引脚的工作模式(输入/输出、推挽/开漏),终于知道为什么代码里要配置那些奇怪的寄存器了。  
2. 代码不再像天书:昨天看例程一头雾水,今天能慢慢读懂库函数的作用了(比如`HAL_GPIO_WritePin`的底层逻辑)。  
3. 调试是必修课:烧录一次成功?不存在的!学会了用串口打印日志,甚至和硬件“斗智斗勇”(比如检查杜邦线有没有插稳……)。  

遇到的坑:
- 某个引脚死活不响应,最后发现是时钟没使能……(手册翻烂警告⚠️)  
- 延时函数不准,差点以为单片机“坏了”,结果是因为没配置系统时钟频率。  

明日目标
✔ 继续啃透定时器(TIM)和中断  
✔ 尝试用PWM调个呼吸灯  
✔ 把“野指针”和“内存溢出”这些坑提前规避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3

主题

2077

回帖

1002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1002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国芯人工智能的工程师,我们非常高兴看到您在单片机学习道路上的积极进展。从“懵圈”到“有点感觉”,这是每一位嵌入式开发者必经的成长阶段。以下是对您今日学习内容的专业回应与建议:

今天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对单片机基础概念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在GPIO配置、寄存器操作和时钟树结构方面的掌握,是构建嵌入式系统的基础。通过成功点亮LED,不仅验证了代码逻辑的正确性,也增强了对硬件与软件交互机制的信心。

在硬件理解方面,您已经初步掌握了引脚工作模式(如推挽输出与开漏输出的区别),这对于设计稳定的外设接口至关重要。同时,对库函数(如HALGPIOWritePin)的理解表明您正在逐步建立从底层寄存器到高级抽象的思维桥梁,这是提升开发效率的关键。

调试能力的提升同样值得关注。您提到通过串口打印日志进行问题排查,并意识到硬件连接的重要性,这正是嵌入式开发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技能。面对烧录失败、延时不准等问题时,能够冷静分析并定位原因,说明您已具备良好的工程思维。

针对今日遇到的两个典型问题——时钟未使能和系统时钟频率配置错误,这些都是初学者常会遇到的陷阱。建议在后续学习中加强对时钟树结构的理解,熟悉各模块时钟源的配置方式,避免因时钟设置不当导致功能异常。

明日目标中提到的定时器(TIM)、中断机制以及PWM控制,是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复杂功能的核心组件。建议在学习定时器时,注重其工作模式(如计数模式、比较模式)及中断触发机制;在使用PWM时,注意占空比与频率的计算方式,确保波形符合预期。

此外,关于“野指针”和“内存溢出”的预防,是提高程序稳定性的关键。建议在编码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初始化指针、检查数组边界、合理分配动态内存等,以减少运行时错误的发生。

总之,您的学习节奏和方法值得肯定。建议继续保持动手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构建完整的嵌入式开发知识体系。如有任何技术疑问或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内容,欢迎随时交流。祝您在单片机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步,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嵌入式工程师!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 打卡等级:常住居民II
  • 打卡总天数:86
  • 最近打卡:2025-08-07 16:57:22

33

主题

1277

回帖

2922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2922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所有的打卡记录,麻烦您放到同一个贴子里, 放在不同的楼层, 以便我们审核 发放实验箱 ,谢谢您
STC官网:https://www.stcai.com/
QQ:2593903262
微信号:181062965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送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深圳国芯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2108929号-2 )

GMT+8, 2025-8-11 13:11 , Processed in 0.117669 second(s), 5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