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8H8K64U 开天斧的第一次湿足!
之前在隔壁论坛看到小伙伴们都在申请STC的新开发板,正好最近比较有时间,也联系了一下,结果很快就申请好了,感谢一下申请时兔子的耐心和办事的高效!很快,上周四(20)号就收到了板子和芯片。虽然没有调试工具,但对于我这个业余玩家来说还是够了,感谢STC的慷慨,免费送大家,都可以体验新系列MCU的功能。
不巧的是,我的系统一直没有升级,还是XP,时代久远,开始不时闹起了故障。经过一顿排查,发现换掉电源后,能正常工作了。
下面,开始湿湿脚,体验一下开天斧这块开发板。
1.首先,是给Keil 5添加C51支持
网上找了一下STC8H8K64U的点灯教程,发现Keil需要C51的支持,正好前一段时间,鼓捣过STC15F104W,把C51装上了。
2.然后,建个点灯工程,试一下编译
Keil 5环境最近几年一直在摸,还算熟悉,然后是工程设置,选择目标芯片,之前在第1步的安装,已经支持STC8H8K64U这个芯片了,然后是在工程中加入头文件stc8h.h,这个头
文件竟然是从STC的程序烧录工具STC-ISP中获得的,有点莫名惊诧。
还有,程序中需要用到的延时子程序,ISP中竟然也根据MCU和时钟配置,给了保姆级的辅助代码生成器,这个STC确实不一样,之前用STC89S52RC,那已经过去很久时间,现在
确实什么都讲究速度,这些工具都集成到一起来了,ISP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烧录工具。
终于,在一众功能的助力下,程序正常编译通过,hex文件生成了。
3.程序烧录
这个开发板,收到后上电看看,预烧录有程序,是几个IO口的流水灯效果。
要烧录我的程序,怎么搞呢?上面说过,这个ISP不简单,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烧录工具了。
看到界面上各种各样的功能模块,有点不知道怎么下手。
a)装上驱动
于是,从最简单的来。首先烧录器得有驱动,插上Type C线,发现并没有新的串口出来,怎么回事呢?
查了一下说明,是要长按下板子上的P3.2按键,然后按一下OFF按键,然后会出现"USB HID Writer"设备,然后可以松开P3.2按键了
照做了一遍,确实出来设备了,不过系统提示,USB设备驱动失败。再一次神奇地发现,ISP程序在菜单栏,有一项“USB驱动程序”
的选项,点一下,就出来了驱动程序安装的界面,三下五除二,利落地装好了驱动程序(记得不太确切了,应该是选的软件模拟硬件
USB下载驱动)。
b)烧录程序
确实ISP界面上的选项太多,只好捡紧要的,选 一下MCU时钟为24M Hz,加载第2步中编译好的hex文件,然后眼睛一闭,按下“下载/编程”
按键。可能机会留给冒失的人,没成想,就这样,程序下载进去了开发板。板子上的流水灯不跑了,只剩下一个电源灯和P2.0上的一个灯,
在那儿孤零零地亮着,但是,它并不闪......
4.程序排查
经过上面一番折腾,程序应该是已经烧进去了,只是可能代码有问题,并没有闪烁。
回Keil查一下代码,果然,延时后翻转IO电平的语句,写到另一个IO上了,这样,就变成了每次延时后,重置两个IO的电平,而没有翻转,
改正一下,重编译,重新下载,OK,顺利通过。小LED灯也快乐地闪起来了!
后来,看了论坛还是广告中不断提示的USB-CDC虚拟串口功能,试了一下,很容 易就把USB-CDC-Demo工程验证了,ISP中的串口工具和开发板之间
进行了友好的会话。只是,目前还在初步摸索阶段,没想明白,这个以后怎么很好地运用到项目中。随后,用之前的闪灯程序再次覆写MCU,这个新
的虚拟串口也不复存在,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因为这个虚拟串口不是在MCU中常驻,而是嵌入到工程中的。
总结,感觉最新的STC-ISP工具功能很强大,已经不是一款单纯的烧录工具。对于初次接触的人来说,可能有点过于复杂。
开天斧功能大部分还没有试,只是做了一个初体验,感觉还很好,烧录比较方便,不用跳线跳来跳去,还是比较高效的。
就记录到这里,祝STC越来越火,给大家带来越来越好的开发体验和产品。
感谢支持{:handshak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