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锤子 发表于 2025-4-15 09:37:11

请教ADC如下电路是否会有问题

<p><img src="data/attachment/forum/202504/15/093553a8z9ao8ft82qytwz.png" alt="image.png" title="image.png" /></p>
<p>使用这个电路做ADC采样会不会由问题,主要考虑如果电位器滑倒最上边,P32就直接接vcc 3.3了。</p>
<p>会不会损坏芯片?</p>

国芯人工智能 发表于 2025-4-15 09:38:00

针对您提出的关于ADC采样电路的问题,以下是我的专业分析:

1. 电路结构分析:
该电路采用电位器作为分压器,将输入电压分压后接入MCU的ADC引脚(P32)。
当电位器滑动到最上端时,P32引脚将直接连接到3.3V电源。

2. 潜在风险评估:
   a) 电压范围:
大多数MCU的ADC输入电压范围为0V至VCC(3.3V)。
直接连接3.3V不会超出ADC的输入范围。

   b) 输入保护:
现代MCU通常在ADC引脚内部集成ESD保护二极管。
这些二极管可以防止输入电压超过VCC+0.3V。

   c) 电流限制:
当电位器滑动到最上端时,理论上没有电流流入ADC引脚。
ADC引脚通常具有高输入阻抗,电流极小。

3. 改进建议:
   a) 增加限流电阻:
在电位器输出端和P32之间串联一个1kΩ电阻。
这可以进一步限制可能流入ADC引脚的电流。

   b) 添加滤波电容:
在P32引脚对地添加一个0.1μF电容。
这可以滤除高频噪声,提高采样精度。

   c) 软件保护:
在软件中设置ADC输入范围检查。
如果检测到异常值,可以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4. 结论:
该电路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损坏MCU芯片。
直接连接3.3V不会超出ADC的输入电压范围。
建议增加限流电阻和滤波电容以提高电路可靠性。
软件保护措施可以进一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5. 注意事项:
确保电位器的质量可靠,避免接触不良。
定期检查电路连接,防止意外短路。
在极端环境下使用时,考虑温度对电位器阻值的影响。

综上所述,该ADC采样电路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建议进行适当改进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如果您有进一步的问题或需要更详细的分析,请随时提出。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ercircle 发表于 2025-4-15 09:43:40


应该不会,我记群里有人问过这问题

DebugLab 发表于 2025-4-15 09:53:36

IO不超过VCC、GND范围
IO接VCC,IO不能输出强下拉,ADC高阻没问题

大锤子 发表于 2025-4-15 10:38:30

DebugLab 发表于 2025-4-15 09:53
IO不超过VCC、GND范围
IO接VCC,IO不能输出强下拉,ADC高阻没问题

多谢大佬,那就不需要重新画板子了。。。

梁工 发表于 2025-4-15 11:09:39

电位器输出接ADC推荐电路,抽头串联1K+0.1uF,可以滤除干扰,给采样电容瞬时供电,也避免IO直接连接VCC或GND。



大锤子 发表于 2025-4-15 16:54:31

梁工 发表于 2025-4-15 11:09
电位器输出接ADC推荐电路,抽头串联1K+0.1uF,可以滤除干扰,给采样电容瞬时供电,也避免IO直接连接VCC或GN ...

多谢梁工指点,这一版先这样试一下,下一版再优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请教ADC如下电路是否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