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少年不会遇到三轮学姐,武汉大学屠龙奖冒险记(补档)
本帖最后由 wuhawu 于 2024-11-29 16:05 编辑来自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的三名性格不同的珞珈少年
在十九届智能车电磁组(本科)各方强校混战的历史背景下
面对外界压力和内部矛盾
他们究竟是能背负前人的意志和期望,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还是在种种挑战下陷入自我怀疑沉入泥潭呢?
关注本贴,每晚9点,大型纪录片之
《三轮车承载三少年的三年梦》
将持续为您播出!
—————————————————————————————————————————
来啦来啦,其实早在5月多的时候就发过一个帖子了(珞珈调车少年不会遇到三轮学姐队,武汉大学,目标屠龙奖 -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清华卓老师 国芯技术交流网站 - AI32位8051交流社区 (stcaimcu.com)),可内容不太规整,后续准备比赛和考试太忙了就没更新,现在闲下来了就新开一个帖子来补个档吧。谨以此贴来纪念我那逝去的大三智能车生活。
正式开始前先介绍一下主要成员:吴同学:社交王,时刻牢记不能闭门造车,经常在与其他队伍的交流中获得突破,小队的便宜队长;负责小车代码中的元素判断。徐同学:稳扎稳打的代表人物,稳定中前进,前进后稳定,小队的代码主力选手;负责小车代码中的行驶规划并辅助元素判断。赵同学(楼主):小队的灵魂人物(自夸),究极内卷压力选手,一台电脑一只yan(没抽过,纯押韵),一个板子焊一天;负责小车的硬件。目前主要会更新楼主的视角,每晚九点更新,争取早日更完,有机会也会更新其他两位同学的视角(会标注)。
我们队最终结果只能说是不后悔但有遗憾吧(全国前十),毕竟遗憾才是智能车的浪漫。我们比赛的过程也十分的戏剧且惊险,不过现在回头看来却感觉哪有什么意外,都是命中注定。对我们比赛过程有一定了解的坛友可以交流,但还请不要提前剧透哟。
最后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声明:如获得奖金,同意知识产权归 www.STCAI.com 所有,同意本坛共享给STC51世界,共同前进! 后续内容(包括视频,奖状,历程)都会按照时间顺序在回复里更新。 本帖最后由 wuhawu 于 2024-11-30 19:42 编辑
第一晚(赵):
3月多的时候发过几个帖子,不过现在看来都太零散,还是按照时间顺序来重新梳理一遍比较好。
我们学校智能车的报名从9月开始,10月左右的时候校内赛选拔基本结束,后续选组别由排名从高到低依次选取,刚开始我的目标是镜头组软件,后续经历种种事件,最终踏上了在电磁里搞硬件的不归路。{:5_340:}
刚开始正式开展工作应该是在12月初,在各种考试结束后正式开始。刚开始的话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学AD,学各种电路,练习焊接。我们队使用的是stc32g12k128-64,该芯片资源丰富,性能稳定,不像镜头组使用tc377经常出现卡死的现象(听说上一届就有了,当时就没解决,这一届出现频率很高,后面说是板子设计问题,又说是代码问题,不过最后解没解决我倒是忘记了,反正国赛的时候没出现)。
12.5月的时候先用逐飞的核心板和其他学习板搭了一辆学习车,形状如下:
车模基于前人的经验选用了F车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想的是先搭出一辆车,让软件可以初步测试代码,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当然现在来看这辆车问题还是很多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主板的运放口就给了4个(逐飞自己的方案是4个),而我们的方案是5个,少了对辅助元素判断的中间横电感,当时很多元素判断无法测试,就搁置了,主要是用来测试寻迹的代码,下面是我们最开始的赛道:
这个赛道也是陪了我们一直到第二年的3,4月份才被改进成更难的赛道。
1月左右,学完ad,看完了上一届的电路设计,又在队友的推荐下学习了嘉立创eda,花了3天时间画了自己的第一个板子,又花了将近1个星期才焊接了最终成品(发货到焊接完成),中间像电容爆炸导致内电层击穿,漆面被刮开导致电源和地短接之类的我在之前的帖子有提到就不细说了,反正最终结果也是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小车,如下:
这是在测试小车的正常启动之类的,当然这个小车的问题也很大,主要就是板子的问题,只能说一版成的愿望破碎了。板子上编码器的封装不对导致插不上编码器,开关的封装过小,后续买来适配的开关焊接上发现该封装的开关过流只有1A,开一下总电源还可以,电机就别想了,跑是肯定跑不动的,后面甚至直接坏了,开都开不了{:5_317:}。
后面直到2月的进度汇报里自搭小车都还没能跑起来,还是用的学习车,无奈带着少许遗憾回家了。{:5_279:} 能不能让三轮学姐队也来发个贴{:5_279:} 本帖最后由 wuhawu 于 2024-11-30 22:20 编辑
ercircle 发表于 2024-11-30 22:08
能不能让三轮学姐队也来发个贴
我们队名就是“珞珈少年不会遇到三轮学姐”{:5_300:} <p>厉害!</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