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shi28
发表于 2024-3-28 07:48:55
王昱顺 发表于 2024-3-27 23:54
其实是每个case中只能调用一次,多个case可以多次调用delay的,不过调用delay后需要间隔2个数值,比如说c ...
没错,我上传的修改的代码也是这样实现的,让其他人使用时有个参考。如果代码有什么问题,请帮忙指正。
380091044
发表于 2024-3-28 08:37:11
haishi28 发表于 2024-3-27 23:42
楼主,再次表示感谢,我下载了你的代码。
我看到有一楼提到了每个任务只能调用delay函数一次,你的回复是 ...
改了之后,更好移植了,
王昱顺
发表于 2024-3-28 08:42:42
haishi28 发表于 2024-3-28 07:48
没错,我上传的修改的代码也是这样实现的,让其他人使用时有个参考。如果代码有什么问题,请帮忙指正。 ...
没啥问题了,这个状态机的灵活性不仅仅是多个Delay,还可以通过条件直接指定Task_This的值,完成不同方向的跳转。类似于goto的效果。甚至于还可以从其他的线程操作另一个线程调到不同的步
haishi28
发表于 2024-3-28 12:39:31
王昱顺 发表于 2024-3-28 08:42
没啥问题了,这个状态机的灵活性不仅仅是多个Delay,还可以通过条件直接指定Task_This的值,完成不 ...
灵活性和易用性总是有些矛盾,你说的后面两个用法,就要更多的将业务逻辑和这个系统耦合了。就是相对高级的用法了。就像uCOS里的Task之间的处理。
ageway
发表于 2024-4-10 14:07:40
{:4_250:}
小飞侠
发表于 2024-4-10 15:51:40
{:4_250:}{:4_250:}
minicatcatcn
发表于 2024-4-29 06:30:55
这个结构好玩,对MCU没有太大要求。小ROM也可以使用。
380091044
发表于 2024-4-29 08:14:18
minicatcatcn 发表于 2024-4-29 06:30
这个结构好玩,对MCU没有太大要求。小ROM也可以使用。
是的,这个很不错,
科学妞妞
发表于 2024-6-29 10:17:57
示例程序,要和坛里的其他版的一样;
有STC8 一份示例程序;
有STC32 一份示例程序;
这样,才好,不然,只有stc32板子的坛友,只能干看,
科学妞妞
发表于 2024-6-29 16:23:10
本帖最后由 科学妞妞 于 2024-6-29 16:25 编辑
科学妞妞 发表于 2024-6-29 10:17
示例程序,要和坛里的其他版的一样;
有STC8 一份示例程序;
有STC32 一份示例程序;
#include <STC32G.h>
//#define MAIN_Fosc 24000000L //定义主时钟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 //unsigned char 类型用 u8 表示
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unsigned int 类型用 u16表示
typedef unsigned long int u32; //unsigned long int 类型用 u32表示
sbit LED1 = P2^0; //引脚定义:LED1->P20
sbit LED2 = P2^1; //引脚定义:LED2->P21
// 多线程功能定义如下:
#define Task_Max 10 // 最大线程数
u8 Task = 0; // 全局线程指针
u8 Task_This = {0}; // 线程状态表
u16 Task_Timer = {0}; // 线程私有定时器
// 函数声明如下:
void Core_Init(void);
void Delay(unsigned int Time);
void Get_Delay(void);
//主运行函数如下:
void main(void)
{
EAXFR = 1; // 使能访问 XFR
CKCON = 0x00; // 设置外部数据总线速度为最快
WTST = 0x00; // 设置程序代码等待参数,等待时间为0个时钟,CPU执行程序速度最快
P0M1 = 0x00;P0M0 = 0x00; //设置P0口为准双向口模式 //00:准双向口 01:推挽输出 10:高阻输入 11:开漏输出
P1M1 = 0x00;P1M0 = 0x00; //设置P1口为准双向口模式 //00:准双向口 01:推挽输出 10:高阻输入 11:开漏输出
P2M1 = 0x00;P2M0 = 0xFF; //设置P2口为推挽输出模式 //00:准双向口 01:推挽输出 10:高阻输入 11:开漏输出
P3M1 = 0x00;P3M0 = 0x00; //设置P3口为准双向口模式 //00:准双向口 01:推挽输出 10:高阻输入 11:开漏输出
P4M1 = 0x00;P4M0 = 0x00; //设置P4口为准双向口模式 //00:准双向口 01:推挽输出 10:高阻输入 11:开漏输出
P5M1 = 0x00;P5M0 = 0x00; //设置P5口为准双向口模式 //00:准双向口 01:推挽输出 10:高阻输入 11:开漏输出
P6M1 = 0x00;P6M0 = 0x00; //设置P6口为准双向口模式 //00:准双向口 01:推挽输出 10:高阻输入 11:开漏输出
P7M1 = 0x00;P7M0 = 0x00; //设置P7口为准双向口模式 //00:准双向口 01:推挽输出 10:高阻输入 11:开漏输出
Core_Init();
EA = 1; //使能总中断
while (1)
{
Task = 1;// 线程1开始
switch (Task_This)
{
case 0:
LED1 = ~LED1, Delay(100);
break;
case 2: // 进入Delay会自动跳下一个数字并进行等待,所以完成延时已经是下下个数字了
Task_This = 0; // 回到最初的状态
break;
default:
Get_Delay();
break;
}
Task = 2;// 线程1开始
switch (Task_This)
{
case 0:
LED2 = ~LED2, Delay(350);//换一个灯闪烁,并且不同频率
break;
case 2: // 进入Delay会自动跳下一个数字并进行等待,所以完成延时已经是下下个数字了
Task_This = 0; // 回到最初的状态
break;
default:
Get_Delay();
break;
}
}
}
// 初始化定时及核心功能
void Core_Init(void)
{
AUXR |= 0x80; // 定时器时钟1T模式
TMOD &= 0xF0; // 设置定时器模式
TL0 = 0x40; // 设置定时初始值@24MHz,1ms
TH0 = 0xA2; // 设置定时初始值
TF0 = 0; // 清除TF0标志
TR0 = 1; // 定时器0开始计时
ET0 = 1; // 使能定时器0中断
EA = 1;
}
void Timer0_Isr(void) interrupt 1
{
u8 xdata i;
// 遍历所有线程定时器
for (i = 0; i < Task_Max; i++)
{
if (Task_Timer > 0)
{
Task_Timer--;
}
}
}
// 设置非堵塞定时,刻度1ms
void Delay(unsigned int Time)
{
Task_Timer = Time;
Task_This++;
}
// 获取当前定时器状态
void Get_Delay(void)
{
if (Task_Timer == 0)
{
Task_Thi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