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2G12K128的CAN扩展帧使用
1、这个是从官方下载的例程,这里CAN数据长度DLC不该是低4位吗2、一开始使用AiCube配置的CAN,ISP为V6.95Z,里面生成的CAN发送函数发送CAN扩展帧有点问题,貌似是错位的,用CAN收发器接收到的识别为标准帧,后面用官方例程里的CAN发送函数替换后就正常了,CAN发送数据结构体以及其他配置是没问题的,仅替换CAN发送函数就正常了。
关于STC32G12K128的CAN扩展帧使用问题,以下是对您提出的问题的详细说明与分析:
1. 关于DLC位的定义
在CAN协议中,数据长度码(DLC)确实为4位,用于表示数据字段的字节数。根据ISO 11898标准,DLC的取值范围为0~8,对应的数据长度为0~8字节。在STC32G12K128的CAN控制器中,DLC的配置通常位于CANTxMsg结构体中的DLC字段。该字段确实是低4位,高4位保留或用于其他功能(如远程帧标志等)。因此,在使用官方例程时,DLC的设置是符合规范的。
2. 关于AiCube配置生成的CAN发送函数问题
您提到使用AiCube工具配置CAN参数并生成代码后,发送的扩展帧被误识别为标准帧,而更换为官方例程中的发送函数后问题得到解决。此现象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
帧格式配置错误:在CAN通信中,帧类型(标准帧/扩展帧)由标识符(ID)决定。扩展帧的ID为29位,而标准帧为11位。若在配置过程中未正确设置帧类型,可能导致发送端和接收端对帧类型的判断不一致。
CANTxMsg结构体配置不完整:在使用AiCube生成的代码中,可能存在未正确设置EXTENDEDID标志位的情况。在STC32G12K128中,CANTxMsg结构体包含IDE(标识符扩展标志)字段,该字段用于指示是否为扩展帧。若该字段未被正确设置为TRUE,则发送的帧将被视为标准帧。
发送函数实现差异:官方例程中的发送函数可能更严格地遵循了CAN协议规范,包括对ID、DLC、IDE等字段的正确处理。而某些工具生成的代码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或未完全覆盖所有配置项,导致实际发送的帧不符合预期。
建议在使用AiCube或其他开发工具时,务必检查生成代码中对CANTxMsg结构体的配置,特别是IDE、RTR(远程帧标志)、DLC等关键字段是否正确设置。同时,可参考STC官方提供的CAN例程,确保配置逻辑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CAN扩展帧的正确使用需依赖于准确的帧类型配置及发送函数的规范实现。如需进一步调试,建议通过示波器或CAN分析仪捕获实际通信数据,以验证帧类型和数据内容是否符合预期。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1. DLC、RTR、FF都是位结构体类型数据,DLC只取低4位数据:
typedef struct
{
u8 DLC:4; //数据长度, bit0~bit3
u8 :2; //空数据, bit4~bit5
u8 RTR:1; //帧类型, bit6
u8 FF:1; //帧格式, bit7
u32 ID; //CAN ID
u8 DataBuffer;//数据缓存
}CAN_DataDef;
2. AiCube生成CAN总线可参考这个帖子里的演示视频,视频是使用6.95Y版本软件生成的:
https://www.stcaimcu.com/thread-19093-1-1.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