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玉
发表于 2025-4-28 08:41:50
最新视频不更新了吗?
dont
发表于 2025-4-28 10:01:42
第8集学习心得:数码管显示:从静态到动态,人机交互的基础构建
第八集聚焦数码管显示技术,讲解从单个字符显示到多数码管动态扫描的实现逻辑。首先区分了共阴/共阳数码管的内部结构与段码编码差异(如共阴“0”对应0x3F),明确了段选(控制显示内容)与位选(选择显示位置)的分工。静态驱动虽简单稳定,但IO占用高,而动态扫描通过分时点亮多位数码管(利用人眼视觉暂留),在节省IO资源的同时实现“同时显示”,成为实际项目中的主流方案。
代码实现中,段码表的设计是基础,动态扫描逻辑则是关键:需在定时器中断或主循环中周期性切换位选(如每1ms更新一位),并确保扫描频率≥20ms/次以避免闪烁。消隐处理(位选切换时关闭段选)可消除残影,提升显示效果。通过实验箱实操,从单个数码管显示数字到多个数码管显示“AI8051U”字符串,逐步掌握了扫描时序优化技巧。认识到数码管作为人机交互的基础外设,其驱动逻辑虽不复杂,但细节(如时序、消隐)决定了显示稳定性,而动态扫描的思想更是后续LCD、OLED等复杂显示设备的开发基石,为构建交互式界面奠定了重要基础。
fs_ajin
发表于 2025-4-28 10:02:51
来打卡了
WilliamCheney
发表于 2025-4-28 14:54:09
《8051U 深度入门》第十一集学习心得
在学习第 11 集关于矩阵按键的内容后,我收获颇丰,对矩阵按键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矩阵按键通过将多个按键排列成矩阵形式,显著减少了 I/O 口的占用,这一设计理念在实际电路设计中意义重大。以复杂电子设备为例,若采用独立按键,大量的按键会迅速耗尽微控制器有限的 I/O 资源,导致电路布线复杂且成本增加。而矩阵按键仅需较少的 I/O 口线,就能实现众多按键的连接,极大地优化了电路结构,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在程序实现方面,扫描法识别按键的原理清晰且巧妙。通过依次对行线和列线输出特定电平并读取对应引脚状态,就能精准判断出按下的按键。这一过程涉及到对微控制器端口的灵活配置与编程逻辑的严谨设计。在实际编写代码时,需考虑按键消抖问题,因为机械按键在按下和松开瞬间会产生电平抖动,若不处理,可能导致误判。可采用软件延时消抖或硬件消抖电路来解决,这让我认识到在实际项目中,细节处理对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
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课程中列举的密码锁和简易洗衣机面板案例极具启发性。密码锁功能的实现不仅涉及按键识别,还需要设计合理的密码存储与比对机制,以及数码管显示逻辑。这使我思考如何提升密码锁的安全性,如增加密码错误次数限制、加密存储密码等。简易洗衣机面板案例则让我将矩阵按键应用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体会到如何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设计按键布局和程序逻辑,以实现用户友好的交互体验。
学习本集内容后,我认识到电子工程师在设计中不仅要掌握硬件电路的搭建,更要精通软件编程实现功能控制。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深入研究矩阵按键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化应用,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设计出更高效、稳定的电子系统奠定坚实基础。
lijvywkp
发表于 7 天前
第九课数码管 交作业,
P33检测按键 并控制状态,1:开始计数 0:停止
void KEY_Task(void)
{
if(P33 == 0)
{
KeyNum++;
if(KeyNum == 11)
{
State = !State;
printf("P33按键状态为:%d\r\n", (int)State);
}
}
else
{
KeyNum = 0;
}
}
2:毫秒 累加,25ms 累加一次,12s自动清零,重新开始
void Time_Count(void)
{
if(State)
{
if(++ms1 >= 40)
{
ms1 = 0;
if(++miao1 > 12)miao1 = 0;
}
}
}
3:数码管动态显示 前四位显示 目标时间,后四位显示 按键控制计数时间
uchar miao = 10,ms = 0,miao1 = 0,ms1 = 0,wei = 0;
void Seg_Task(void) //八位数码管显示
{
uchar temp = 0;
if(wei == 0)
{
temp = miao/10;
Display_595(DuanMa,~WeiMa);
}
else if(wei == 1)
{
temp = miao%10;
Display_595((DuanMa | 0x80),~WeiMa);
}
else if(wei == 2)
{
temp = ms/10;
Display_595(DuanMa,~WeiMa);
}
if(wei == 3)
{
temp = ms%10;
Display_595(DuanMa,~WeiMa);
}
else if(wei == 4)
{
temp = miao1/10;
Display_595(DuanMa,~WeiMa);
}
else if(wei == 5)
{
temp = miao1%10;
Display_595((DuanMa | 0x80),~WeiMa);
}
if(wei == 6)
{
temp = ms1/10;
Display_595(DuanMa,~WeiMa);
}
else if(wei == 7)
{
temp = ms1%10;
Display_595(DuanMa,~WeiMa);
}
if(++wei > 7)
{
wei = 0;
}
}
4:任务调度 感觉这个结构体数组 太好用了
static TASK_COMPONENTS Task_Comps[]=
{
{0, 500, 500, LED0_Blink}, //任务1 500ms
{0, 1000, 1000, LED1_Blink}, //任务21000ms
{0, 2000, 2000, LED2_Blink}, //任务3 2000ms
{0, 10, 10, KEY_Task},
{0, 1, 1, Seg_Task},
{0, 25, 25, Time_Count},
/* Add new task here */
};
各位高手 多多指教。
我心飞扬
发表于 7 天前
快速看了几集。
白水大虾2016
发表于 7 天前
今天继续第九集 数码管
wyfwkyug
发表于 7 天前
继续学习,求更新
nzh
发表于 7 天前
木木01 发表于 2025-3-10 09:58
说干就干
{:OK:}
dyx811
发表于 7 天前
第二十二集!好久变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