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创客 发表于 2025-3-3 22:16:19

浦江一水 发表于 2025-3-3 21:46
这个问题确实比较微妙...

对于本实验来说是没有问题了.但是...


         QSPI_DMA_P2P_UART模式(不是CDC模式)的例程可以分享一下吗,我刚下载的本帖的链接资料,里面还是CDC模式的。

浦江一水 发表于 2025-3-4 09:02:41

电子创客 发表于 2025-3-3 22:16
QSPI_DMA_P2P_UART模式(不是CDC模式)的例程可以分享一下吗,我刚下载的本帖的链接资料,里面 ...

本帖的链接并没有改变, 还是原来CDC模式的.

如果对UART方式有兴趣,可以的, 稍后可在本贴此后下载.
现在需要整理一下, 还要补充一些说明....
稍等....

浦江一水 发表于 2025-3-4 09:39:46

改用串口1下载刷图方式的实验:





功能说明:

本实验基于AI8051U_V1.2实验箱。
本实验在官方例程"72.4-QSPI-TFT_DMA_P2P外设到外设_显示视频级动画效果程序-ILI9341"的基础上改变而来,

使用串口通讯方式下载刷新图片:
1,建立下拉菜单,启用键盘操作;(上下键选项,OK键执行各功能);

2,实现浏览翻阅静态图片功能,(上下键切后翻阅全屏图片显示,OK键退出,返回主菜单);
3,保留原例程功能:动态图片循环显示,类似动画视频;(用OK键退出,返回主菜单);
   下载新图片后,无需重启,即可播放动画;
4,不必重启即可进入下载刷新Flash存储器图片;(选择“刷新图片”项,OK进入,OK退出)。
5,使用STC_USB-TTL或者普通USB转TTL模块,连接PC机与实验箱的USB_Link口.

上位机使用Ver6.94U(以上)版软件-串口Flash编辑器-执行“打开多文件”操作。

关于W25Q128存储器读写,以及下载刷新图片操作(为配合上位机通讯协议),完全使用官方例程代码。
显示时QSPI读取Flash图片数据,通过P2P DMA直接发送数据到LCM显示图片。

QSPI一次读取Flash与LCM显示DMA的数据长度设置51200字节,一幅全屏图片需要DMA三次传输完成。
程序下载时, 建议选择时钟 35MHz (较40MHz显示动画稳定)



电子创客 发表于 2025-3-4 10:00:37

浦江一水 发表于 2025-3-4 09:39
改用串口1下载刷图方式的实验:




感谢感谢,我在研究学习一下{:4_196:},可能还是要采用普通串口模式来用了,CDC还没有琢磨透。

电子创客 发表于 2025-3-13 23:08:14

蒲哥,我现在遇到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一下:

浦江一水 发表于 2025-3-14 15:31:18

电子创客 发表于 2025-3-13 23:08
蒲哥,我现在遇到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一下:
   我因为要使用AI8051的RTC时钟功能,由于这个单片机没有纽扣 ...

谢谢回复和提问.

对于AI8051U的RTC, 目前还没有实验和深入体会, 日后抽空实验后再作交流。

根据本人以往研发经历和印象。51单片机所做的项目,用到时钟时,一般都是外挂时钟芯片的。后来使用STM32F1xx系列芯片做项目,因其自身带有RTC功能,虽然免去了外挂时钟芯片。不过STM32F1xx系列芯片内部RTC是采用一个计数器计时,要通过软件计算,达到年月日时分秒的日期功能。在这一点上,AI8051U是略胜一筹的。而现在大多是在使用STM32F4xx系列芯片做项目,其RTC的年月日时分秒功能比较完备,应该是不逊于AI8051U的。其芯片上自有VBAT引脚,由电池独立供电为其维持时钟,因此没有遇到过你所说的情况。

从你的表达来看: RTC时钟数据被归零,估计是低电压(负载增加而电压被拉低)被复位的原因,目前还没看到资料表明与QSPI的使用有关。我的认知感觉“配置为推挽输出且输出为0”应该是增加功耗的,而“配置为开漏输入且输出置1”才是减少功耗的。另外,启用了QSPI,其SCK引脚就不是你所控制的了。有时间再看看坛子里的RTC版块,看是否有相关讨论。

电子创客 发表于 2025-3-14 18:28:41

浦江一水 发表于 2025-3-14 15:31
谢谢回复和提问.

对于AI8051U的RTC, 目前还没有实验和深入体会, 日后抽空实验后再作交流。


感谢感谢,问题解决了。 是电源问题,唤醒后启动液晶屏和其他外设瞬间把MCU电压拉胯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基于AI8051U_V1.2实验箱_学习实验之驱动TFT彩屏显示全屏图片(QSPI_DMA_P2P)(已优化)